释义 |
中国乡村移民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寄居性”——这块土地跟你没有关系,你只是寄生在此。一旦他们所在的城中村进入城市规划视野,就意味着这块“寄住”之地行将消亡。政府只和本地户主协商,外来租户的利益完全没有保障,只能被迫搬家离开。很多在北京居留的农民工都有频繁迁徙的历史,从二环到三环,从三环到四环,从四环到五环,今天则主要是五环之外了。 由于无法形成稳定的预期,家庭生活、人际关系、社区建设、城市融入等都受到影响。 与工厂宿舍相比,城中村能够为农民工的生活需求提供更多满足,譬如很多城中村里的农民工可以维持家庭生活,但是他们仍然过的是一种简化、压缩的生活。 虽然和一些城市中产阶级社区相比,这些流动人口聚集区的人际关系可能要密切得多,乡缘、亲缘、邻里,都是非常重要的支持网络。不过,不稳定的预期仍然影响了社会关系的持久和深度的建设。一方面,他们在城市建立社会关系的意愿非常强烈,非常渴望建立密切的、长久的、稳定的关系,另一方面,他们积累社会关系、社会资本的努力随时可能受到打击而中断。 在社区建设上也是如此,如果政府给予必要的公共服务支持,这些聚集区会自发形成秩序,包括形成一些行为和道德规范,比如养成卫生习惯,什么样的行为会受到谴责,社区也会形成一套道德秩序。但现在,这些地方无法真正被这些“寄居者”当成家。 这些都不利于他们完成城市融入、家庭财富积累和实现向上流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