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民法总则自然人与公民的区别是什么 |
释义 | 一、民法总则自然人与公民的区别是什么 1.随着《民法典》的颁布,《民法总则》已经废止。 2.在法律角度上,公民和自然人存在明显的区别。 3.公民是指具有一个国家国籍,根据法律规范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自然人。这一概念与民主政治紧密相连,强调了国籍和法律规范的双重属性。 4.自然人是指基于自然出生而依法在民事上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个人。 5.在我国,公民在民事法律地位上与自然人同义,但在法律概念上,二者仍有所区别。 二、自然人成犯罪主体条件 自然人在成为犯罪主体时,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 1.年龄是一个重要的因素。根据青少年的身心发展状况、文化教育发展水平以及智力发展程度,刑事责任年龄被划分为两个阶段。 (1)已满16周岁的人犯罪,应负刑事责任,为完全负刑事责任年龄。 (2)已满14周岁但不满16周岁的人。 在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等严重罪行时,应当负刑事责任。 这是相对负刑事责任年龄阶段,即处于这一年龄段的人只对部分严重犯罪负刑事责任。 2.75周岁以上的人故意犯罪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3.过失犯罪的,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4.对于已满14周岁但不满18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减轻处罚。 5.如果不满16周岁而不予处罚的,会责令其家长或监护人加以管教,必要时可由政府收容教养。这些规定体现了对青少年犯罪以教育为主的精神。 6.除了年龄因素外,单位也可以成为犯罪主体。单位主体是指实施危害社会行为并依法应负刑事责任的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 三、公民与自然人的民事权利 1.公民与自然人在民事权利方面也存在一定的差异。 2.公民主要是与人民进行区分,只要是我国国籍的人,都是我国公民。 3.自然人则是指一个人从出生开始就成为自然人,其民事权利也在出生的那一刻产生。 4.自然人在民事法律上主要用来区别和法人的关系。 5.法人代表一定是自然人,但自然人不一定是法人。 对于公民与自然人的区别,你还有什么疑问吗?在法律网上,我们为你提供更深入的法律解读和实用建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法律知识。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