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
释义

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

法学中的一种理论认为,法的内容可以分为社会政治内容和专门法的内容,因而法的基本原则也应分为社会政治原则和专门法律原则。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就是反映法本身特殊规律的法的专门法律原则之一。这个原则反映了作为用同一尺度来衡量事实上不平等的人的调整器的法的特殊规律性。如果不从法的社会政治内容(阶级本质)来认识,那么任何法都是一种用来约束全社会的一切人的行为的统一的规范或尺度。这种专门的法的特殊本质就产生一律平等的要求和原则。这种平等的要求和原则应当表现在法的创制中不承认任何公民享有法律上的特权,以及在法的实施中对一切公民的平等适用和一切人都要平等地遵守法律。从这种意义来看,封建制国家公开承认等级特权的法律就是违背这个原则的一种非法。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口号是资产阶级在反对封建制度的斗争中提出来的,具有历史的进步意义。在资产阶级的法峦中明确规定了这个原则。但实际上在资本主义社会里由于法律上的平等是以生产资料占有上的不平等为前提的,因而法的社会政治内容则是要求维护资本的特权,所以法律上的平等往往只是形式上的平等,带有很大的虚伪性和狭隘性。往往只是在法律上规定在权利上是平等的,而不强调义务的平等。实际上是资本家享有权利,而工人和其他劳动人民承担义务。社会主义的法是建立在消灭剥削制度、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主体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基础上的。因此,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不只是权利的平等,而且也包括义务的平等,同时还有权利与义务的一致性和真实性的特点。

随便看

 

法律词典收录24077条法律百科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eaol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4 19:34: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