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产品质量纠纷仲裁 |
释义 | 仲裁机构对当事人之间因产品质量发生的争议,通过仲裁程序进行调解和裁决的活动。当事人在从事产品生产、储运、经销及其有关活动时,应当严格遵守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和质量标准等。如果因产品质量发生争议时,争议的双方当事人应当自行协商解决。协商不成或通过有关部门调解未达成协议的,当事人既可以向有管辖权的仲裁机构提出仲裁申请,也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诉。仲裁机构受理产品质量责任纠纷案件后,可以对双方当事人所争执的产品质量问题委托有关的技术检验部门进行技术鉴定,并依法作出正确的裁决。仲裁机构作出仲裁裁决后,一方或双方不服的,可以在收到仲裁决定书起15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期满不起诉的,仲裁裁决即发生法律效力,任何一方当事人都应自觉履行。当事人向仲裁机构申请产品质量责任纠纷仲裁,应当从其知道或应当知道权益受损害之日起1年内提出。 |
随便看 |
|
法律词典收录24077条法律百科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