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控告人 |
释义 | 对人身权利、财产权利受到不法侵害的事实以及犯罪嫌疑人的有关情况,向有关公安司法机关揭露告发,要求保护自己合法权益的公民或法人。控告人一般是犯罪行为的直接受害者,但如果被害人已经死亡或丧失行为能力,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也有权提出控告。控告人不得诬告,否则要负法律责任。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应当保障控告人及其近亲属的安全。控告人如果不愿公开自己的姓名和控告的行为,应当为他们保密。根据刑事诉讼法、公安部和最高人民检察院有关规定,如果案件材料来源于控告人提出的控告,公安机关决定不立案的,应当制作《不予立案通知书》,在7日内送达控告人,并告知控告人如果不服,可以申请复议。控告人对于公安机关不立案决定不服的,在收到《不予立案通知书》后7日以内,有权向原作出决定的公安机关申请复议。接受复议的公安机关应当在收到复议申请后10日内作出决定,并将复议结果书面通知控告人。控告人如果对公安机关不立案的决定不服,有权向人民检察院提出申诉,请求人民检察院按立案监督程序要求公安机关立案。控告人对于人民检察院不立案决定不服的,可以在收到不立案通知书后10日以内申请复议。人民检察院控告申诉检察部门应当在收到复议申请后30日以内作出复议决定。根据《刑事诉讼法》第170条规定,作为被害人的控告人有证据证明对侵犯其人身、财产权利的行为应当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而公安机关或人民检察院不予追究被告人刑事责任的,有权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在自诉案件中,经审查不符合立案条件的,人民法院应当在15日以内作出不立案决定,书面通知提出控告的自诉人或者代为告诉的人,并说明不立案的理由和根据。 |
随便看 |
|
法律词典收录24077条法律百科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