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加快信息化建设推进社会保险事业发展 |
释义 | 【摘要】当前,社会保险业务管理对计算机技术已到了一种十分依赖的程度,因此加快保险信息化建设顺利进行,笔者认为要着力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一、调整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管理体制 在不久前的全国大部制改革方案中,新组建了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笔者希望以此为契机,尽快建立一个全国统一管理的“五险合一”的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按业务合理确定内设机构,统一各级经办机构业务办理流程。对于社会保险登记、申报、征缴、到帐等五险具有共性的业务进行集成,重组各类信息,实现五险信息共享,各险账户管理、支付结算及退休待遇核定等个性业务独立处理。 二、信息技术人员先期参与政策决策,规范与完善社会保险政策 打破现有的政策与技术隔裂的思维模式,在每一项有可能涉及信息系统变更的政策决策时,要求有信息技术人员的先期参与,评估该政策在技术上的可行性,评估政策管理成本与政策实施成果的性价比,建立社会保险政策制定与信息系统升级的协调机制,新政策的出台和制定要充分考虑到与信息技术的相适应性,以实现两者的最佳结合。 另外,在社会保险发展初期,各地出台了不少地方性政策,这些政策严重地阻碍了社会保险账户的转移,也阻碍了社会保险信息化进程。当前在政策层面应着力规范与完善社会保险政策,保持各级社保机构的政策一致性,为信息化建设消除政策障碍。 三、建立统一的社会保险指标体系,建立社会保险信息平台 社会保险系统数据量庞大,数据有效性长达几十年,数据的准确性又直接关系到每一个参保人的切身利益,而采集数据信息往往在人员参保时较为容易,事后查找资料补建十分困难,因此需尽快设计一个全国统一的社会保险指标体系、接口标准,用政策和制度的形式强制各级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按照社会保险指标采集参保数据信息,在此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建立一个以地市一级为单位的各险种信息共享的信息平台。 四、加强社会保险信息干部队伍建设,培养一支多层次的信息化干部队伍 在许多事情的成败原因之中人都是一个重要的因素,在社会保险信息化建设中也是如此。事实上,一个单位的信息化水平与领导干部对信息化建设的重视认识程度关联性很大,因此首先要提高各级领导干部的信息化水平,在全局上把握信息化建设的方向和进程。其次,在社会保险机构内部培养一支专业的信息技术队伍。社会保险信息系统十分复杂,系统往往由专业的软件公司来开发完成,本部门信息技术人员不但要做好与软件公司的沟通工作,更要深入学习掌握软件开发核心技术,才能在系统维护、数据安全等方面占据主动。最后,还要着力提高业务人员的信息化水平。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发现信息化建设并不单单是技术部门的事,在业务人员较为强势的情况下,业务人员的想法往往能左右系统开发的局部方向,系统开发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业务与技术人员的沟通,如果业务人员能懂得一些系统开发相关知识,那么在业务需求的提出、业务操作流程安排及操作习惯的满足方面都能更好地与技术人员沟通,在工作中要注重培养既懂计算机信息技术又懂社会保险政策业务的复合型人才。 当前,社会保险业务管理对计算机技术已到了一种十分依赖的程度,因此加快社会保险信息化建设已是一项刻不容缓的紧迫任务。笔者希望通过对这一问题的探讨,引起各级劳动部门对社会保险信息化管理的重视,提高社会保险的管理运作水平,推进社会保险事业的发展。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