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民事诉讼伪造证据如何处理 |
释义 | 一、民事诉讼伪造证据如何处理 1.在民事诉讼中,若发现有伪造证据的行为,人民法院会根据情节的轻重,采取相应的处罚措施。 2.对于轻微的伪造证据行为,人民法院可以处以罚款、拘留等行政处罚。 3.而当伪造证据的行为构成犯罪时,将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4.如果犯罪主体是单位,那么对单位的主要负责人或者直接责任人员也将采取相应的罚款、拘留等行政处罚,若构成犯罪,则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二、法律条款与处罚依据 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四条的规定: 1.诉讼参与人或者其他人如果伪造、毁灭重要证据,妨碍人民法院审理案件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情节轻重予以罚款、拘留,若构成犯罪的,则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2.对于存在上述行为的单位,人民法院可以对其主要负责人或者直接责任人员予以罚款、拘留,若构成犯罪的,则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 三、民事伪证的法律后果 民事伪证的法律后果十分严重。 1.伪证者可能会触犯《刑法》第三百零七条的帮助伪造证据罪或妨害作证罪等。 2.以暴力、威胁、贿买等方法阻止证人作证或者指使他人作伪证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3.帮助当事人毁灭、伪造证据,情节严重的,也将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这一法律条款的外延广阔,可用于制裁民事诉讼中任何形式的伪证行为。 因此,民事诉讼中的当事人和诉讼参与人应当严格遵守法律规定,不得伪造、毁灭重要证据,否则将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民事伪证行为不仅违法,还可能影响案件公正审理。你是否了解其他诉讼中的不当行为?在法律网,我们为你提供全面的法律咨询和解决方案。 引用法条: [1]《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零七条 [2]《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四条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