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劳动合同违约金2
释义

也就是说,如果上述违约金纠纷案件发生在北京某企业,仲裁机构或法院有可能根据北京市劳动合同的规定支持违约金金额,不超过林某解除劳动合同前12个月的工资总额,即30万元,而非250万元;如果本案发生在上海某企业,仲裁机构或法院可能会根据《上海市劳动合同条例》的规定判定本协议无效,然后根本不支持企业要求Lin承担违约金
    

由于对劳动合同违约金的理解不同,当地关于违约金的规定差异很大,因此处理同一问题的结果可能不是唯一的。面对这种混乱状态,《劳动合同法》面前的问题是,国家应该如何对待违约金?新颁布的《劳动合同法》对违约金有何具体规定
    

根据劳动合同的特点,我们认为劳动合同法律责任的承担方式最好由法律规定。如果允许违约金成为承担劳动合同违约责任的方式,将对工人非常不利。理由如下:
    

(1)如果双方自行约定违约金,就等于忽视了劳动合同与其他合同的本质区别,忽视了劳动者在劳动关系中的弱势地位。特别是在中国,劳动力长期供过于求,很难真正实现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的法律平等地位,这很容易使双方在约定违约金时更能体现用人单位的意愿,限制高违约金劳动者的自由流动当事人在劳动合同中约定由劳动者承担违约金的,与劳动者的辞职权不一致。《劳动合同法》规定,“劳动者可以提前30天书面通知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这一规定是劳动者单方面解除劳动合同(即辞职)的权利。如果在劳动合同中允许当事人约定违约金,那么一些企业就会利用违约金的方式来限制和阻碍工人行使单方面的辞职权,从而损害全世界工人的权益,对于违约金能否作为劳动者承担违约责任的一种方式,各国法律有不同的理解和规定。虽然一些国家允许在劳动合同中设定违约金,但大多数国家禁止在劳动合同中设定违约金。例如,日本的《劳动标准法》禁止雇主签订合同,规定违约赔偿金或不履行劳动合同时的赔偿金金额。这一规定的主要原因是:在签订劳动合同时,很难预测违反劳动合同可能造成的损失,劳动者承担违约赔偿责任的能力极为有限。对于违反劳动合同造成的损失,在明确员工辞职权的基础上,执行法定的赔偿标准,而不是劳动合同法中约定的赔偿金额,严格限制用人单位使用劳动合同约定由劳动者承担的违约金。具体条款如下:
    

随便看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eaol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6 16:5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