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公司合伙的概念和法律特征是什么 |
释义 |
法人合伙的概念和法律特征 我国法律对法人合伙没有直接规定。但是,为了促进和规范各种经济联盟的发展,中国出台了一系列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例如,1980年7月1日,国务院颁布了《促进经济一体化暂行规定》,正式确立了有关的基本方针政策;1984年10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通过了《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把横向经济联合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1986年3月23日,国务院发布了《关于进一步推进横向经济一体化若干问题的规定》;同年3月4日,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和财政部也分别发布了《关联企业管理条例》。特别是1986年4月12日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以下简称《民法通则》)对法人共同经营作出了特别规定,使其在《民法基本法》中占有一席之地,确保和促进了法人联合经营的稳定发展。根据《民法通则》第52条:“企业、企业、事业单位联营或者共同经营,不符合法人条件的,联营各方应当按照出资比例或者协议,对其拥有或者管理的财产承担民事责任。如果他们根据法律或协议的规定承担连带责任承担连带责任 法人合伙具有以下法律特征: 1。法人合伙是一种不具有法人资格的经济联合组织。所谓非法人地位,是指该合伙组织不具备民法通则同时具备第三十七条规定的设立法人的四个条件。根据现行工商法律法规的规定,法人合营企业申请登记时,应当出具投资证明,并在合营企业章程中载明出资方式、出资额和出资期限。法人合伙企业不申报注册资本,法人合伙企业成员必须承担合伙组织债务的连带清偿责任。P> 2。共同投资、共同经营、共同投资是合伙企业进行合伙经营、承担民事责任的基本条件。没有共同出资,就没有共同经营。所有合伙人都有平等的权利拥有、使用、受益和处置共同拥有的财产。在法人合伙中,共同经营是一个直接的问题,它涉及到所有合伙人的切身利益。因此,联合经营中所有合伙人的权利义务、经营计划和其他重大经营决策必须由所有合伙人共同协商决定。合伙事务的具体实施可以由所有合伙人共同实施,也可以由一个或多个合伙人通过所有合伙人的协议共同实施。 3。法人合伙财产是合伙组织的共同财产,由合伙组织统一使用。合伙企业形成的财产与合伙人暂时分离,合伙人对该财产没有独立控制权,该财产属于合伙企业组织。同时,以出资为基础形成的营业收入也归合营各方共同所有,合伙人按出资比例或协议利润分配分享。 4。根据出资比例或协议,法人合伙企业成员对合伙企业债务及其拥有或管理的财产承担无限连带责任,这是合伙企业与法人财产责任的本质区别。 5。法人合伙合同是合伙组织存在和活动的基础,是合伙组织成员之间权利义务的基础。合伙合同不应包括:除了经济合同的一般法律特征外,它还具有两个明显的特征:第一,合伙合同是典型的本票合同,只有当事人协商一致才能成立,不履行任何特殊要求。第二,合伙合同是一种双向合同。合伙人通过协商确定平等义务。与一般的双向合同不同,它具有对价的特点,而且内容也相同,如都有出资义务,即合伙合同与一般合同不同,具有“平行”和“相对”的特点。以上是关于这个领域的法律知识。我希望它能帮助你。如果您不幸遇到一些困难的法律问题,并且您有任命律师的想法,我们的网站上有许多律师可以为您提供服务,我们还支持在线指定区域选择律师,我们有相关律师的详细信息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