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如何与精神病人离婚?
释义

如何与精神病人离婚最高人民法院在审理离婚案件中,对如何认定夫妻关系确实破裂,有几点具体意见:婚前隐瞒精神疾病,婚后未能治愈,或者婚前明知对方患有精神疾病而结婚的,或者一方在夫妻共同生活中患有精神疾病,长期未能治愈的。也就是说,婚前隐瞒精神疾病的人,如果婚后没有治愈,可以准予离婚。如果他在婚前知道对方患有精神病并与他结婚,或者婚后患有精神病,他需要接受长期治疗,当精神病患者要求离婚时,只有那些没有治愈的人才能获准离婚,治疗既要保障婚姻自由,又要有利于患者的治疗和生活安置。婚前隐瞒病情,婚后不能治愈的,应当做好工作,准予离婚;原来夫妻关系很好。如果他们结婚多年有了孩子,就应该指出他们有义务互相帮助,做好思想工作。经长期治疗证明夫妻关系不能继续维持的,经对方、亲属和有关单位安排病人的生活、医疗等,可以准予离婚,监护等问题
    

精神病人离婚是法官在审理离婚案件时经常遇到的问题。精神病人一般属于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根据我国婚姻法规定,男女双方要求离婚的,有关部门可以调解,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如果你提起诉讼,你可以亲自出庭或请其他人代理。根据我国民法通则,公民、法人可以通过代理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代理人在职权范围内,以被代理人的名义实施民事法律行为;被代理人的代理行为由被代理人承担民事责任,依照法律规定或者当事人约定应当由被代理人履行的民事行为,被代理人不得代理。对此,《民事诉讼法》规定,离婚案件有诉讼代理人的,除不能表达意志的人外,当事人仍应当出庭;因特殊情况不能出庭的,必须向人民法院提出书面意见。从法理上讲,婚姻属于人身权利的范畴,婚姻和离婚都要求当事人自愿表达自己的意愿,这是一种民事法律行为,应当由自己而不是他人来代表。因此,提起离婚诉讼,必须是婚姻关系的一方当事人,而且必须是自己意志的表达。其他任何人不得代表婚姻关系一方提起离婚诉讼
    

根据法律规定,法院有权在民事诉讼中指定代理人代表当事人参加诉讼,但这不应违反法律关于禁止代理的强制性规定。有两个完全不同的法律问题:作为精神病人代理人的原告和作为精神病人代理人的被告。法院在诉讼中为精神病被告人指定代理人,是为了更好地维护其权益特别是财产权益。双方是否离婚,由法院根据双方的婚姻状况和法律规定决定。被指定的代理人无权为被告表示离婚意向,为患有精神疾病的原告指定代理人是不同的。原告本身没有行为能力,所以让代理人为原告表达离婚意思,就等于强加于原告的表达能力,这在法理上是对原告主权的侵犯
    综上所述,正常人起诉离婚时,法院可以为精神病人指定代理人,并依法作出判决。精神病人要求与正常人离婚的,法院不能为其指定代理人。由于他不具备主体资格,人民法院不受理此类案件。坚持诉讼的,人民法院应当裁定受理后驳回诉讼
    

随便看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eaol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4 5:4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