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年金,是指企业及其职工在依法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基础上,经过必要的民主决策程序,由国家税收支持建立的养老保险计划,根据国家政策和企业经济状况,企业年金是国家基本养老保险的重要补充,是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制度的“第二支柱”(由基本养老保险、社会保险、社会保险三部分组成),我国企业年金和个人储蓄养老保险制度正在完善中。在实行现代社会保险制度的国家,企业年金已成为一种较为普遍的补充养老金计划,又称“企业年金计划”或“企业年金计划”,并已成为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年金的重要作用有人认为企业年金是一种企业福利。事实上,企业年金与企业福利有着本质的区别。福利是当期消费,企业年金是未来消费,企业年金的消费权发生在退休后;福利体现公平,企业年金体现效率;一般来说,企业的福利项目与生活需要等物质条件直接相关,而与一个人的地位和水平无关。福利标准不是针对个人,而是针对企业年金,重点关注效率、企业经济效益和个人贡献;福利属于再分配范畴,企业年金仍属于一次性分配范畴。因此,企业年金是一种较好的福利计划。它不仅提高了员工福利,而且为企业解决福利问题提供了一种有效的管理工具。企业年金制度的建立有利于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吸引和留住优秀人才。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知识经济的到来,越来越多的企业认识到企业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的竞争。但随着劳动人事制度改革的深入,人才流动机制逐步形成。企业有选择人才的权利,个人有选择工作的自由。人才的合理流动已成为时代潮流。因此,在企业建立良好的员工福利制度,全面解决医疗、养老、工伤、死亡抚恤等问题,有利于实施人力资源管理制度,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提高市场竞争力,吸引优秀人才加盟。同时,有效地保护了员工的利益,稳定了现有员工,增强了企业的凝聚力,调动了员工的积极性,对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有积极作用 (2)根据员工的贡献,企业设计不同的年金计划,有利于形成公平合理的分配制度,充分发挥员工的潜力。根据期望理论,当员工认为努力工作会带来良好的绩效评价时,他们就会被激励做出更多的努力。企业在设计年金计划时,可以充分利用年金保险的灵活性,打破传统的工资福利“平均主义”原则,为不同工龄、不同职级、不同岗位、不同缴费的员工提供不同的保障方案。服务年限长、级别高、技术含量高、贡献大的员工,其安全性会更高,安全计划更全面。而使用年限短、级别低、技术含量低、贡献小的员工,其安全额度低,安全计划单一。建立差别化的企业年金制度,可以在单位内部形成激励氛围,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发挥员工的最大潜能,通过养老金计划中权益所有制的设置,利用福利沉淀实现有效激励,留住人才。很多企业利用高薪和福利制度来实现激励,同时,以期权的形式做出一些规定,以留住人才和长远规划。在企业年金计划中,设定了权益的归属方案,只有服务一定年限后,才能获得相应的年金权益。与即时现金分红福利相比,企业年金在激励员工的同时也取得了类似期权的良好效果,操作起来比期权简单方便得多。同时,制度性权益的归属将与国家未来可能制定的递延所得税政策相衔接 (4)建立企业年金制度,提高职工福利,同时,利用国家有关税收政策,为企业和个人合理节税 (5)推进养老保障制度改革,完善养老保障制度,养老保障制度能否有效实施,关键在于缴费者与受益人之间长期稳定的结构性关系。但现实是,世界人口老龄化加速,各国养老金供需矛盾日益尖锐,提高缴费比例或延长退休年龄都是被动的,但也存在很大的局限性。养老保险第一支柱存在严重的资金缺口和支付压力。另外,单支柱养老保障制度存在责任过于集中、制度单一的弊端,加大了养老保障政策制定和调整的难度,而不利于实现社会公平 企业年金的建立有助于克服上述弊端,使养老金制度不仅统一、普遍,而且灵活、适应性强。这样,将降低国家制定和调整养老保障政策的难度,有利于深化养老保障制度改革 (6)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建立企业年金制度有利于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和人力资源管理水平的提高。根据马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人的需要由低到高依次是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会需要、人格尊严和自我实现。一方面,企业年金可以提供可观的退休收入,保障职工退休后的生活质量,增强职工的安全感和归属感,满足职工的安全需求。另一方面,企业年金计划将根据员工的能力、资历或贡献情况确定不同的支付金额,并根据要求确定所有权比例,从而体现员工的价值,提高员工的荣誉感和成就感,满足员工的人格尊严需求。因此,企业年金在企业战略管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是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综上所述,企业年金并不是单纯的养老融资工具。对于已经建立计划的企业,在中国现有的社会保障和税收制度框架下,其在降低企业成本、激励员工等方面的优势,仍然是企业提高自身竞争力、实现人力资源优化配置的良好市场工具 如有疑问,可通过律师事务所进行在线咨询。欢迎参加法律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