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租赁合同中的法律关系主体是什么
释义

法律关系主体是指在法律关系中行使权利、承担义务的人。融资租赁合同法律关系的基本主体是指融资租赁合同中的出租人和承租人。此外,在一些特殊的融资租赁交易中,还存在其他非基本主体。一般而言,任何具有民事行为能力和行为能力的自然人或组织都可以成为合同的主体。由于融资租赁具有融资的功能,各国纷纷开展金融监管。主体未取得营业执照,不得从事融资租赁业务,其签订的融资租赁合同无效。

1。出租人是融资租赁合同的主导者。它既是买卖合同的买受人,又是融资租赁合同的出租人。它在联系供应商和承租人、促进融资租赁交易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根据我国现行相关法律,出租人只能是专门从事融资租赁业务的融资租赁公司,不能是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经济组织。目前,我国可以从事融资租赁业务的机构主要有两类:一类是经银监会批准和许可的内资融资租赁公司,是非银行金融机构;二是经商务部批准的非金融机构融资租赁公司。它们不是金融机构。经商务部批准,具备经营融资租赁业务主体资格。
    

2。承租人是租赁物的选择者和实际使用者。在我国,法律法规对承租人的主体资格没有强制性规定。但就实际情况而言,融资租赁合同的承租人只能是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不能是自然人。融资租赁合同除涉及出租人和承租人的基本主体外,还涉及一些非基本主体,如转租融资租赁合同中的最终承租人、买卖合同中的委托代理人、承租人的信用担保人等,等等。
    

根据上述法律关系的不同主体,我们知道不同主体有不同的责任。通过这些信息,你知道如何区分租赁合同中的关系主体吗。如果您还有详细的问题要问,可以在线咨询法律咨询网。你知道吗
    

随便看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eaol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6 0:0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