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在权利人死亡后出售房屋是否有效 |
释义 |
1、 权利人死亡后房屋买卖是否有效(《合同法》和《民法通则》的有效期限:2020年12月31日) 权利人死亡前房屋买卖合同依法成立的,该权利人的房屋买卖合同债权人死亡后的房屋仍然有效,债权人的继承人继续履行合同。《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四十四条【合同效力】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时生效。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办理批准、登记等手续并生效的,从其规定。第一百一十条【非货币性债务的违约责任】当事人一方不履行非货币性债务或者履行非货币性债务不符合约定的,对方可以要求履行,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外:(一)不能履行(二)债务标的不适合强制履行或者履行成本过高;(三)债权人在合理期限内不要求履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一百四十三条符合下列条件的,有效:(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二)意思表示真实; (3)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反公共秩序和良好习惯。第二,如何确定先履行的一方当事人在合同成立后是否丧失或者可能丧失履行能力。它包括三个要素:第一,后履约方丧失或可能丧失履约能力。根据我国《合同法》的规定,后履约方丧失或可能丧失履约能力的原因如下: 1、财产明显减少。包括经营状况恶化、转移财产、提取资金逃避债务; 2、丧失商誉; 3、提供劳务或者完成工作合同中债务人丧失劳动能力; 4,清偿特定标的物债务中特定标的物灭失; 5,其他情形。第二,履约方履约能力的丧失或可能丧失发生在合同成立后。举证责任。第一履约方主张不安抗辩权的,应当有对方当事人已经丧失或者可能丧失履行义务能力的确切证据,而不是依靠自己的主观臆测。否则,他们将承担违约责任,由于擅自中止履行合同,使他们处于非常不利的地位。三、最新情况(2021年1月1日起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143条【民事法律行为有效条件】民事法律行为符合下列条件的,为有效: (1)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2)意思表示真实;(3)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反公共秩序和良好习惯。第580条当事人一方不履行非金钱债务或者不按照约定履行非金钱债务的,对方当事人可以请求履行,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外:(一)法律上或者事实上不履行;(二)标的物债务不适合强制履行或者履行成本过高; (3)债权人未在合理期限内要求履行。有前款规定的除外情形之一,致使合同目的不能实现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可以根据当事人的请求终止合同的权利和义务,但不影响违约责任。上述知识是小编对相关法律问题的解答。房屋买卖合同在权利人死亡前依法成立的,在权利人死亡后房屋买卖合同仍然有效,权利人的继承人继续履行。如果你需要法律帮助,你可以去法律咨询网咨询。法律咨询网有一位专业律师为你解答。你知道吗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