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什么是不可抗力及其免责效力
释义

不可抗力是免责条款,是指在合同签订后,不是由于合同双方的过失或疏忽,而是由于合同双方发生了不可预见、可预防、不可避免和不可控制的事件,使合同不能履行或者不能按期履行,发生其他事件的一方可以免除履行合同或者拖延履行合同的责任。所谓不可抗力,是指在中国发生的“无法预见、无法避免和无法克服的客观情况”。当事人不能抗拒或者阻止的客观情况或者事故。不可抗力既有自然原因造成的,也有人为和社会因素造成的。前者包括地震、洪水和干旱,后者包括战争、政府禁令和罢工。不可抗力是一个法律事实。当不可抗力事故发生时,可能导致原经济法律关系的改变和消除,如有必要变更或终止经济合同;也可能导致新的经济法律关系的出现,如财产投保人与被保险人之间的赔偿关系保险公司因不可抗力造成保险范围内的财产损失时。不可抗力发生后,发生事故的一方应采取一切措施,尽量减少损失。订立销售合同时,有不可抗力条款,包括:不可抗力的内容;发生不可抗力的一方向对方提交事故报告及证明文件的期限和方法;发生不可抗力的一方的责任范围。因不可抗力致使合同不能履行的,合同终止。如果不可抗力只是暂时的阻碍,一般采取拖延履行合同的方式。发生不可抗力时,当事人尽力采取补救措施,但仍不能避免损失的,不承担赔偿责任。不可抗力主要包括以下情况:(1)台风、洪水、冰雹等自然灾害;(2)征收征用等政府行为;(3)罢工、骚乱等社会非正常事件。在适用不可抗力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合同中是否规定了不可抗力条款不影响法律条文的直接使用;(2)不可抗力条款是法定免责条款。约定的不可抗力条款小于法定范围的,当事人仍可以援引法律规定请求免责;大于法定范围的,超出部分视为另一免责条款;(3)不可抗力作为免责条款是强制性的,双方不得同意将不可抗力排除在豁免范围之外。
    

[不可抗力的豁免效力]。
    

因不可抗力致使合同不能履行的,根据不可抗力的影响免除部分或全部责任。但下列情形除外:(1)货币的迟延责任不因不可抗力而免除。(2) 延期履行期间发生的不可抗力不具有免责的效力。[不可抗力和事故]。实际上,《民法通则》和《民法通则》并没有将事故作为免责条件。因此,大多数学者认为事故不应作为免责事由。看完有问题吗?律师在线为您解答
    

随便看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eaol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4 22:4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