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土地转让条件 |
释义 |
土地出让条件出让的土地使用权,是指与国家土地管理部门签订国有土地出让合同,以协议出让或者招标、拍卖、挂牌方式取得的土地使用权。根据现行法律规定,出让的土地使用权可以转让,但转让必须符合法定条件。我国《房地产管理法》第三十八条规定,出让土地使用权必须符合三个条件:一是按照出让合同,已缴纳全部土地使用权出让金,取得土地使用权证书;第二,按照出让合同进行投资开发;属于住房建设项目的,完成开发总投资的25%以上;属于开发用地的,形成工业用地或者其他建设用地条件; 第三,竣工的房屋必须有房屋所有权证。《房地产转让管理条例》第十条对上述条件进行了反复规定,为国有土地使用权转让的法律条件提供了明确的法律依据。未缴纳全部土地使用权出让金、未取得土地使用权证书、不符合法定投资条件的,视为土地使用权转让无效,转让合同无效,产生法律效力的法律后果。设定出让条件的首要目的是保证土地使用权出让的合法性。上述内容是对“土地出让条件”问题的回答。如果读者需要法律帮助,欢迎阅读律师网进行法律咨询。你知道吗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