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扶贫搬迁后原来的房子是谁
释义

1、 扶贫搬迁后,政府会为被拆迁人安排新的住房,因此搬迁后的原住房一般归国家或集体所有,被拆迁人将不再享受住房。根据“十三五”扶贫搬迁工程建设要求,备案登记卡搬迁人员住房建筑面积严格执行人均不超过25平方米的标准(宅基地严格执行当地标准),其中可采用单人、独户公寓、住宅集中建设,具体施工方法和标准由当地政府结合当地实际确定。按照一户一房的方式,我们可以在划拨的宅基地上预留进一步建设的空间,脱贫后自行扩建。同时搬迁人口的住房建设,应当在当地政府的统一指导下,按照安棚区的规划组织实施。住房面积标准可参照当地市县政府确定的建档设卡搬迁人口标准。新建住房的结构设计应当符合有关建筑规范和技术标准,确保住房质量和安全。安彭集中区的住房建设要统一规划,项目实施可以采取统建、自建、代建等方式。依托小城镇或工业园区,地方政府可以回购符合面积控制标准的城镇商品房,但不得回购国家补贴的公共租赁住房、廉租房等住房。依托乡村旅游区的发展,安鹏的住房、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和商业配套设施的规划建设要符合乡村旅游的特点,充分考虑旅游发展的实际需要,促进安鹏区与乡村的和谐统一“风景名胜区”二是异地扶贫搬迁政策。有计划生育处罚的家庭和无房家庭可享受搬迁政策。
    

考虑到搬迁区自然环境和发展条件的同质性,可以将自然村内同一村民小组或其他人一并搬迁。但在安置房建设中,其他农民要自筹资金解决问题。
    

搬迁对象确认程序
    

首先,向社会公布县(市、区)政府在“十三五”期间正式确定的扶贫搬迁村民小组或自然村名称,通过贫困农户申请、村委会初审公示、乡政府审核公示、县政府审批公告、签订搬迁协议等五个环节。每个环节都要有操作人员和负责人签字,存档备查。
    

安置模式和安置模式。集中安置主要包括行政村集中安置、新村集中安置、小城镇或工业园区安置、乡村旅游区安置。分散安置主要包括插花、亲友等安置方式。
    

有四种安置方式:统一规划建设、统一规划自建、分散自建和购房安置。
    

异地扶贫搬迁建设内容包括搬迁户安置房、水、电、路、气、网等安置区配套基础设施、教育、卫生、文化等公共服务设施,以及纳入总体规划的与同步搬迁人口有关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
    

建设成本和标准
    

安置区的配套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由当地政府统筹建设。
    

农村贫困人口安置房建设由中央投资、地方政府资金和农民自筹资金三部分组成。其中,中央财政投入人均7000元,农民自筹资金原则上每户不超过1万元。对孤寡、孤寡、孤寡等特殊困难群体,可以免交。中央投资和地方政府性资金用于贫困户住房建设的最低补助标准为800元/m2。各县市政府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制定贫困户住房建设差别化补贴标准。
    

如果您需要法律帮助,欢迎您到法律咨询网进行法律咨询。你知道吗
    

随便看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eaol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4 10:47: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