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预先抗辩权的法律特征是什么 |
释义 |
预先抗辩权的法律特征是什么?《民法典》将于2021年1月1日生效,《担保法》将于2020年12月31日生效。当这一规定被民法典取代时,相关司法解释也将失效。《民法典》生效前的规定是:抗辩权妨碍他人行使权利,特别是抗辩权。抗辩权也是一种特殊的形成权,它包括两种:一种是拒绝履行权,即狭义上的抗辩权,即债务人有权因行使请求人的权利而拒绝履行债务。我国《证券法》第二十条第二款对防卫权作了相应的规定。二是异议权,包括准抗辩权和再抗辩权。准抗辩权是对履行请求权以外的权利行使的抗辩,如抵销权;再抗辩权是对抗辩权的抗辩。保证人的先行抗辩权显然属于拒绝支付权,即狭义的抗辩权,因此具有狭义抗辩权的共同属性。同时,因其属于担保债务中的担保人而具有自身的属性,具体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从事前抗辩权的功能来看,它具有防卫性和抗辩性。这是问题的两个方面。例如,从保证人的角度看,只有债权人行使请求权时,抗辩权才能被抗辩。如果债权人不行使债权,保证人就不能主动抗辩。因此,这种防卫权在于防卫,而不是攻击。从抗辩权与主债权、主债务的关系来看,抗辩权具有独立性和特殊性。这也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观察:一是从与主债权的关系来看,保证人行使抗辩权时,不需要对债权人享有债权,而只对债权进行辩护,这与同时履行的抗辩权不同或者不安抗辩的权利。 以上是《法制日报》编辑为您介绍的有关提前抗辩权法律特征的法律知识文学士. 抗辩权妨碍他人行使权利,特别是对抗权拒绝请求人行使请求权。它也是一种特殊的形成权,具体包括两种:一种是拒付权,即狭义上的抗辩权,它是指请求人的诉讼中债务人有权拒绝履行的权利。你知道吗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