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如何识别工伤 |
释义 |
职工发生意外伤害或者依照职业病防治法的规定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的,所在单位应当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三十日内疾病,向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申请工伤认定。有特殊情况的,经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批准,可以适当延长申请期限。用人单位未依照前款规定申请工伤认定的,工伤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工会组织可以在事故发生之日或者工伤诊断、鉴定之日起一年内,直接向用人单位所在地社会保险行政部门申请工伤鉴定职业病。根据本条第一款的规定,工伤认定由省级社会保险行政主管部门进行。根据属地原则,由用人单位所在地设区的市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办理。 2。申请工伤认定,应当提交下列材料: (1)工伤认定申请表; (2)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包括事实劳动关系)的证据;(三)医学诊断书或者职业病诊断书(或者职业病诊断书)。 工伤认定申请表应包括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原因以及员工的受伤程度。(4) 填写申请表的说明: 1。用钢笔或签字笔填写申请表,字体工整清晰。 2。申请人为用人单位的,应当在申请人主页加盖用人单位公章。 3。在受伤部位一栏填写具体受伤部位。 4。在诊断时间一栏,职业病按诊断时间填写;伤亡按初诊时间填写。 5。对伤害过程的简要描述应包括事故发生的时间和地点、当时的工作、伤害原因以及伤害的地点和程度。职业病患者应当写明单位、危害作业、起止时间和诊断结果。 6。申请工伤鉴定时,应当提交受伤职工的居民身份证、医疗机构出具的受伤职工初步诊断证明或者医疗机构出具的职业病诊断证明(或者职业病诊断鉴定证明)依法承担职业病诊断的医疗机构;劳动者受伤或者被诊断患有职业病时,与用人单位签订的劳动合同、聘用合同或者其他证明劳动关系、人事关系的证据。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分别提交相应的证据: (1)员工死亡的,应当提交死亡证明; (2)员工在工作时间或工作场所因执行工作职责遭受暴力或其他事故伤害的,应提交公安部门的证明或其他相关证明; (3)因工作原因造成伤害或事故的,上下班途中发生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火车事故造成伤害的,应当提交公安部门或者有关部门的证明,提交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或者其他有关部门的证明; (5)在工作时间和岗位上,48小时内发生疾病猝死或者抢救无效的,提交医疗机构的抢救证明;(六)在抢险救灾等维护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的活动中受伤的,应当提交民政部门或者其他有关部门的证明; (七)因战争或者工作致残的退伍、复员士兵,在下列情况下:旧伤复发,提交《革命伤残军人证》和劳动能力鉴定机构对旧伤复发的确认。 7。在申请事项一栏,应当注明受伤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工会组织应当申请工伤认定并签字。 8。在用人单位意见栏中,用人单位应当在是否同意申请工伤、填写的信息是否真实等方面签字,经办人应当在用人单位公章上签字。 9。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应当在审查材料和受理意见栏填写是否受理的补充材料或意见。 10。本表一式两份,社会保险行政部门留存一份,申请人留存一份。三是审查工伤认定申请材料:工伤认定申请人提供的材料不完整的,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应当将需要补正的材料一次书面通知申请人。申请人按照书面通知补正材料后,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应当受理。4工伤认定调查核实: 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受理工伤认定申请后,可以根据审核需要,对工伤事故进行调查核实,并向用人单位、职工、工会组织、社会保险监督管理部门、社会保险监督管理部门、社会保险监督管理部门、社会保险监督管理部门、社会保险监督管理部门、社会保险监督管理部门、社会保险监督管理部门、社会保险监督管理部门、社会保险监督管理部门、社会保险监督管理部门、社会保险监督,医疗机构和有关部门应当予以协助。职业病诊断和诊断纠纷的鉴定,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的有关规定执行。对依法取得职业病诊断证书或者职业病诊断鉴定证书的,社会保险行政部门不再调查核实。 劳动者或者其近亲属认为是工伤,用人单位不认为是工伤的,用人单位应当承担举证责任。工伤认定期限在司法机关或者有关行政部门作出认定结论前中止。第六条作出工伤认定决定。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应当自受理工伤认定申请之日起60日内作出工伤认定决定,并书面通知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和所在单位。 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应当在受理工伤认定申请之日起15日内作出认定决定,认定事实清楚,权利义务明确。七、工伤认定结论送达: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应当自作出工伤认定决定之日起20日内,将工伤认定决定书或无工伤认定决定书送达受伤职工(或其近亲属)和用人单位,并抄送社会保险经办机构。 工伤认定和不认定工伤决定的送达,参照民法关于送达的规定。你知道吗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