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侵权人死亡的怎么确立责任人 |
释义 | 侵权人死亡的怎么确立责任人 新的《民法典》于2021年1月1日生效,《侵权责任法》有效时期为2020年12年31日止,届时与《民法典》相冲突的条款失效,由新颁布的司法解释替换。 《民法典》生效前的规定:《侵权责任法》第18条第1款规定:被侵权人死亡的,其近亲属有权请求侵权人承担侵权责任。被侵权人为单位,该单位分立、合并的,承继权利的单位有权请求侵权人承担侵权责任。该条是被侵权人死亡后侵权责任请求权主体的规定。 关于被侵权人死亡后,其近亲属的范围和请求权顺序问题,最高人民法院《民法通则若干意见》第12条规定:民法通则中规定的近亲属,包括配偶、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孙子女、外孙子女?继承法第10条规定:遗产按照下列顺序继承: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继承。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的,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本法所说的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养子女和有扶养关系的继子女。本法所说的父母,包括生父母、养父母和有扶养关系的继父母。死亡赔偿金正是对近亲属这些间接受害人的赔偿。 《侵权责任法》和《人身损害赔偿司法解释》对何谓死者的近亲属没有明确,只是规定了近亲属为请求权人,而没有规定顺位问题。但是,《精神损害赔偿司法解释》第7条对此有所体现,即配偶、父母、子女是第一顺位,其他的为第二顺位,这主要考虑中国仍然是一个大家庭社会,无论是在农村还是在城镇,与子女的联系仍然十分紧密。基于此种原因,从死亡赔偿金的角度来看,遵守《精神损害赔偿司法解释》的顺位比较合适,即配偶、父母、子女是第一顺位,没有第一顺位的,第二顺位的近亲属才能请求。而且,死亡赔偿金不能作为受害人的遗产来看待,受害人的债权人无权要求从死亡赔偿金中请求。 侵权人死亡之后需要去确定责任承担者,这时候往往侵权人的继承人是责任的承担者,但具体是怎么样赔偿需要结合实际情况来定。侵权人死亡的要去确定责任者但不知道后续怎么样处理,可以来法律咨询网找律师提供对自己有利方案。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