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家族企业传承问题 |
释义 | 40后、50后富人往往拥有多名子女,如何传承是个难题。有富人将股权集中传予一个后代,更多人则选择传统模式,由子女平分股权。由此带来的问题是股权分散,可能导致未来的控制权争夺战。富人分家,究竟怎么分?是让第二代分家单干,还是试行家族信托? 私人律师解读: 方案一:子女平分股权,即家族成员平均分享公司股权,某一位贡献较大者或许持股比例更高,但总体特征是“平均”和“分散”。这与中国历代传承中嫡长子继承世袭爵位、宗室身份,而财产则由诸子均分,乃至私生子也能分得半份财产的传统一脉相承,因此成为诸多富人的选择。 方案二:有人选择传长、传贤,而非均分家业。碧*园的杨*强因长女患病,暂时将家族股权集中于二女杨*妍一身,除此之外,**华地产控股的主要持股人既非其创始人黄*再,也非其子黄*卫,而是其女黄-文稀,她的持股比例超过40%。 两方案对比: 平均分配家产带来的问题就是家族企业股权分散,由此会为家族企业的后续治理留下历史问题。在家长权威犹存、家族成员利益一致感情好的时候,这种分散的股权结构不会显示出弊端,一旦家族成员经营理念发生分歧,或是感情失和,就很可能出现兄弟姐妹争夺控制权的情况,严重者甚至会阻滞公司发展。发生在**新鸿基地产郭*湘兄弟、韩国三星集团李*熙兄弟之间的争产案,都是随时间而发酵的产物。 方案三:分家单干 要摆平传承中家族成员各有其志乃至争产内斗的问题,彻底分家是一种惯用的解决方式。黄*钦、黄光裕兄弟分别发展**基集团、**电器;张*平、张*东兄弟各自组建**环球、**云商;黄*再、黄*如兄弟分头执掌大中华国际、**百货等,都是在挖掘第一桶金后就分了家。 刘*好四兄弟创建的**望集团,从单一的饲料产业逐步向上下游延伸,并横跨重化工、地产和金融等行业,也与兄弟间的两次分家密不可分。第一次分家时划分行业方向,第二次分家是地域,通过两次分家,**兄弟解决了家族企业内部权责不清晰的问题,不仅让各自的才干和创造力、积极性得以解放,带领企业进入了快车道,在分家中也实现了“好聚好散”,没有影响兄弟感情。 分家单干适用于业务多元化的家族企业,尤其子女都是比较能干的“虎子”时,这种方式可以让他们划分势力范围各自打拼。当一山不容二虎乃至数虎时,让他们各自另立山头是最好的办法。 分家协议应明确约定公司章程、股权转让、公司变更登记以及股权作价、支付、违约金等事项。 方案四:家族信托:绑定利益,但内斗难免 当家族产业比较单一时,分家势必导致企业实力下滑,很多创始人也不愿意看到自己一力打下的江山因被拆分而削弱。此时,为避免单纯股权分割可能导致的控制权争夺,保证家族成员利益均衡,且家族长久持有企业控制权,家族信托被看作一种可行的方式。一方面它可以保障后代的生活,另一方面可以有效集中股权,将家族利益统一起来,避免继承人因财产分割问题引起纷争,并维护家族企业的政商关系等特殊资产。不过,家族信托及类似方式在传承中并非万全之策。信托条款多限制股权转让,如果子女不和,仍避免不了诉讼争端,不免影响上市公司股价。 众多事实证明,兄弟齐心并不是保证家族事业长青的万灵丹,当子女个个是虎子凤雏时,分家是更好的解决方式,可以为他们各圈一地,放虎归山。但当家族产业单一时,分家可能削弱实力,此时,可以引入家族信托,将子女共同列为受益人,分享各自的利益,又维持家族控制权,但必须界定清晰的权责范围,以减少纠纷,让兄弟感情和公司利益得以维护。不过,世界上不存在完美的股权传承模式,一时的安排并不能确保后世永无内斗。 以上便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相关知识,相信大家通过以上知识都已经有了大致的了解,如果您还遇到什么较为复杂的法律问题,欢迎登陆法律咨询网进行律师在线咨询。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