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法律对未成年人遭遇性侵的追诉时效的最新规定
释义
    法律对未成年人遭遇性侵的追诉时效的最新规定
    未成年人受到性侵害案件的民事诉讼时效起算规则,拟作出重大调整。今天上午,民法总则草案(以下简称草案二审稿)提请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二审,草案二审稿规定,“未成年人遭受性侵害的损害赔偿请求权的诉讼时效期间,自受害人年满十八周岁之日起计算。”
    这相当于,如果儿童期遭遇了性侵害,那么即便当时没有主张自己的权利、追究侵害方的责任,年满18周岁后仍可以要求侵害方给予民事赔偿。
    今年6月底,全国人大常委会一审民法总则草案时,草案一审稿调整了诉讼时效,现行二年的一般诉讼时效期间延长为三年。未成年性侵害案件也适用于该诉讼时效。
    今天上午,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李适时作修改情况的汇报时表示,有的全国人大代表、部门、社会公众也提出,受社会传统观念影响,不少遭受性侵害的未成年人及其监护人不愿、不敢公开寻求法律保护。受害人成年后自己寻求法律救济,却往往已超过诉讼时效期间。为了更好地保护受性侵害的未成年人的利益,建议规定诉讼时效起算的特别规则。
    据此,草案二审稿增加规定,“未成年人遭受性侵害的损害赔偿请求权的诉讼时效期间,自受害人年满十八周岁之日起计算。”
    未成年性侵诉讼时效特别条款显然不具有民法总则自身的规范意义,但是民法总则也不是不能存在具体可操作性的民事条款,而一定要具有非存在于民法总则体系不可的理由,比如撤销监护权、转委托代理等规范,这些规范不在总则之中将无处安身。另一方面,未成年性侵诉讼时效条款可能缺乏司法实践考量,一旦脱离了司法实践的理性思考,抑或不假深思地移植某些国家的条款恐怕不能起到真正保护未成年人权利的效果,也可能有损民法总则功能的整体发挥。
    其实,诉讼时效本质上是对债权人、债务人和第三人的一体保护,而不是对债务人侥幸逃避债务的制度安排。从司法实践看,在诉讼时效的约束下争议能够在较短时间内处理,保持证据的新鲜性和可查性,在仲裁或诉讼中裁判机构能够方便裁判、形成有效证据使权利人的实体权利真正落实,不受诉讼时效约束的民事权利恰恰可能导致权利保护的不足。
    如果您情况比较复杂,法律咨询网提供律师在线咨询服务,欢迎您进行法律咨询。
随便看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eaol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 5:3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