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辩护律师和诉讼代理人的区别是什么 |
释义 | 一、辩护律师和诉讼代理人的区别是什么? 1、产生根据不同。 刑事辩护人参加刑事诉讼根据是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委托授权或法院的依法指定。 而刑事代理人参加诉讼只能是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授权。 2、诉讼地位不同。 辩护人具有独立的诉讼地位,以自己名义进行辩护而不受被告人约束。 代理人不具有独立的诉讼地位,是附属于被代理人的,依被代理人意志从事活动。 辩护与代理人的地位有较大差别,前者具有独立的地位,不受犯罪嫌疑人的意志左右,也不受法院、检察院及其他个人团体的干涉,后者必须在委托人依法授权的范围内活动,因为代理人的行为不仅同被代理人在行为上有共同的效力,产生的法律效果由委托人全部承担。 3、诉讼任务不同。 刑事辩护承担的是辩护职能,即反驳控方控诉,证明嫌疑人、被告人无罪或罪轻,应减轻或免除刑事责任。 而代理职责在于维护被代理人的合法权益。 4、适用范围不同。 两类对象的诉讼利害关系正好相反,刑事辩护适用于公诉案件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自诉案件的被告人。 刑事代理适用于公诉案件的被害人、自诉人和附带民事当事人。 5、权利内容不同。 刑事辩护人享有法律规定的会见权和通信权、调查取证权等广泛权利,有的权利甚至是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也不享有的。 而刑事代理人享有的权利由被代理人授予,而且不能超过被代理人的权限范围。 6、权限范围不同。 辩护人享有的权利是法律赋予的,不存在被告人授权问题,即使所谓的授权也仅仅是使辩护人参加诉讼。 而代理人是否参加诉讼,在何权限范围内从事活动都须授权决定。 7、活动名义不同。 辩护人调查取证、提交辩护词等活动中使用的是自己的名义。 而刑事代理人进行诉讼活动使用的是被代理人的名义。 8、对象不同。 辩护人针对公诉案件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及自诉案件中的被告而设立的。 诉讼代理人针对自诉人、被害人、附民事诉讼的当事人而设立的 9、辩护人与诉讼代理人进入刑事诉讼的方式不同。 辩护人除了因为委托进入诉讼,还可以通过法院指定进入诉讼。 代理人进入诉讼,是受被代理人委托进入诉讼的。 二、辩护人的范围是怎样的?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除自己行使辩护权以外,还可以委托一至二人作为辩护人。下列的人可以被委托为辩护人: (一)律师; (二)人民团体或者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所在单位推荐的人; (三)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监护人、亲友。 正在被执行刑罚或者依法被剥夺、限制人身自由的人,不得担任辩护人。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 第三十三条人民法院审判案件过程中,应当充分保证被告人行使刑事诉讼法第三十二条规定的辩护权利。但下列人员不得被委托担任辩护人: (一)被宣告缓刑和刑罚尚未执行完毕的人; (二)依法被剥夺、限制人身自由的人; (三)无行为能力或者限制行为能力的人; (四)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监狱的现职人员; (五)本院的人民陪审员; (六)与本案审理结果有利害关系的人; (七)外国人或者无国籍人。 有一种简单的方法可以区分辩护律师和诉讼代理人,在民事案件中通常将律师称之为代理人,刑事案件中如果有律师的话,律师就是犯罪嫌疑人的辩护人,辩护律师最主要的任务是替犯罪嫌疑人争取较轻的刑事处罚,而代理人是为了维护当事人的民事权益。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