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行政赔偿法实施细则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
释义 | 为了对行政主体的违法行为进行干预与惩治,国家出台了行政赔偿法; 在公民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相关行政部门主体需要承担哪些法律责任呢?那么行政赔偿法实施细则的具体内容又是什么呢?下面有小编来为大家进行解答,相信在阅读本篇文章后大家就一目了然了。 一、总则 1、为了规范行政处罚的设定和实施,保障和监督行政机关有效实施行政管理,维护公共利益和社会秩序,保护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2、行政处罚的设定和实施,适用本法。 3、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违反行政管理秩序的行为,应当给予行政处罚的,依照本法由法律、法规或者规章 规定,并由行政机关依照本法规定的程序实施。没有法定依据或者不遵守法定程序的,行政处罚无效。 4、 行政处罚遵循公正、公开的原则。设定和实施行政处罚必须以事实为依据,与违法行为的事实、性质、情节 以及社会危害程度相当。对违法行为给予行政处罚的规定必须公布;未经公布的,不得作为行政处罚的依据。 5、实施行政处罚,纠正违法行为,应当坚持处罚与教育相结合,教育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自觉守法。 6、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行政机关所给予的行政处罚,享有陈述权、申辩权;对行政处罚不服的,有权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因行政机关违法给予行政处罚受到损害的,有权依法提出赔偿要求。 7、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因违法受到行政处罚,其违法行为对他人造成损害的,应当依法承担民事责任。违法行为构成犯罪,应当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不得以行政处罚代替刑事处罚。 二、行政处罚的种类和设定 1、 行政处罚的种类: (1)警告; (2)罚款; (3)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 (4)责令停产停业; (5)暂扣或者吊销许可证、暂扣或者吊销执照; (6)行政拘留; (7)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行政处罚。 2、法律可以设定各种行政处罚。 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处罚,只能由法律设定。 第十条 行政法规可以设定除限制人身自由以外的行政处罚。 法律对违法行为已经作出行政处罚规定,行政法规需要作出具体规定的,必须在法律规定的给予行政处罚的行为、种类和幅度的范围内规定。 3、 地方性法规可以设定除限制人身自由、吊销企业营业执照以外的行政处罚。法律、行政法规对违法行为已经作出行政处罚规定,地方性法规需要作出具体规定的,必须在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给予行政处罚的行为、种类和幅度的范围内规定。 4、 国务院部、委员会制定的规章可以在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给予行政处罚的行为、种类和幅度的范围内作出具体规定。尚未制定法律、行政法规的,前款规定的国务院部、委员会制定的规章 对违反行政管理秩序的行为,可以设定警告或者一定数量罚款的行政处罚。罚款的限额由国务院规定。 5、国务院可以授权具有行政处罚权的直属机构依照本条第一款、第二款的规定,规定行政处罚。 6、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和省、自治区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人民政府以及经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人民政府制定的规章 可以在法律、法规规定的给予行政处罚的行为、种类和幅度的范围内作出具体规定。尚未制定法律、法规的,前款规定的人民政府制定的规章 对违反行政管理秩序的行为,可以设定警告或者一定数量罚款的行政处罚。罚款的限额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规定。 7、除本法第九条、第十条、第十一条、第十二条以及第十三条的规定外,其他规范性文件不得设定行政处罚。 三、 行政处罚的实施机关 1、 行政处罚由具有行政处罚权的行政机关在法定职权范围内实施。 2、 国务院或者经国务院授权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可以决定一个行政机关行使有关行政机关的行政处罚权,但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处罚权只能由公安机关行使。 3、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组织可以在法定授权范围内实施行政处罚。 4、 行政机关依照法律、法规或者规章 的规定,可以在其法定权限内委托符合本法第十九条 规定条件的组织实施行政处罚。行政机关不得委托其他组织或者个人实施行政处罚。 5、委托行政机关对受委托的组织实施行政处罚的行为应当负责监督,并对该行为的后果承担法律责任。 6、受委托组织在委托范围内,以委托行政机关名义实施行政处罚;不得再委托其他任何组织或者个人实施行政处罚。 7、 受委托组织必须符合以下条件: (1)依法成立的管理公共事务的事业组织; (2)具有熟悉有关法律、法规、规章 和业务的工作人员; (3)对违法行为需要进行技术检查或者技术鉴定的,应当有条件组织进行相应的技术检查或者技术鉴定。 四、 行政处罚的管辖和适用 1、 行政处罚由违法行为发生地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具有行政处罚权的行政机关管辖。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 2、 对管辖发生争议的,报请共同的上一级行政机关指定管辖。 3、 违法行为构成犯罪的,行政机关必须将案件移送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4、 行政机关实施行政处罚时,应当责令当事人改正或者限期改正违法行为。 5、 对当事人的同一个违法行为,不得给予两次以上罚款的行政处罚。 6、 不满十四周岁的人有违法行为的,不予行政处罚,责令监护人加以管教;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有违法行为的,从轻或者减轻行政处罚。 7、 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时有违法行为的,不予行政处罚,但应当责令其监护人严加看管和治疗。间歇性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时有违法行为的,应当给予行政处罚。 8、 当事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依法从轻或者减轻行政处罚: (1)主动消除或者减轻违法行为危害后果的; (2)受他人胁迫有违法行为的; (3)配合行政机关查处违法行为有立功表现的; (4)其他依法从轻或者减轻行政处罚的。 9、违法行为轻微并及时纠正,没有造成危害后果的,不予行政处罚。 10、 违法行为构成犯罪,人民法院判处拘役或者有期徒刑时,行政机关已经给予当事人行政拘留的,应当依法折抵相应刑期。违法行为构成犯罪,人民法院判处罚金时,行政机关已经给予当事人罚款的,应当折抵相应罚金。 11、 违法行为在二年内未被发现的,不再给予行政处罚。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综上所述,行政赔偿法实施细则主要包括醉酒刑事责任、限期勒令改正、严格监督、罚款等诸多方面。体现了国家对于公民以及组织的保护,也说明了我国的法律体系正在不断的完善。通过小编的讲解。相信大家对行政赔偿法的认识,又提升了一个层次,希望大家不断地学习法律知识,提升法律修养。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