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我国常说的双规的含义是什么? |
释义 | 我们在看新闻的时候常常会听到双规这个词,而且随着反腐的不断深入,被提及频率也是逐渐变高。可是,有很多人对此并不了解。那么,我国常说的双规的含义是什么?为此,小编在下文中整理了该问题的相关资料,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双规的含义是什么? 双规是指:责令有关人员在规定的时间、地点就监察事项涉及的问题做出解释和说明。在规定时间在规定地点,算是一种委婉的说法,基本上被双规就肯定能查出事。一般调查结束后如果涉嫌犯罪,会移送司法机关按照法定程序处理。 双规又可称为“两规”、“两指”,是中共纪检(纪律检查)机关和政府行政监察机关所采取的一种十分有效的特殊调查手段。 “双规”一词出于《中国共产党纪律检查机关案件检查工作条例》中第二十八条第三款“要求有关人员在规定的时间、地点就案件所涉及的问题作出说明”,又称"喝咖啡"(如:湖南反腐又出利剑,某重量级人物又喝咖啡中。)。原来我们国家可以长时间拘留审查疑犯的。但是后来人性化了,扣留不能超过24小时。但是对于一些政府官员来说,如果24小时一到就放人,他们可以销毁证据,串联同谋。这个漏洞是通过双规来弥补的。对于党的官员,规定地方,规定时间交待问题。 监察法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中国国内腐败现象呈易发、多发态势。在反腐斗争形势严重的特殊时期,一种纪检监察机关查办案件所亟须的特殊组织措施和调查手段——“两规”、“两指”应运而生。“两规”最早见于1990年12月9日国务院颁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监察条例》(1997年5月9日废止),条例中明确规定:监察机关在案件调查中有权“责令有关人员在规定的时间、地点就监察事项涉及的问题做出解释和说明”。1997年5月9日第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25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监察法》规定:监察机关有权“责令有违反行政纪律嫌疑的人员在指定的时间、地点对调查事项涉及的问题做出解释和说明”。《监察法》中,“两指”代替了原行政监察条例中的“两规”,成为突破要案的一种行之有效的重要手段。 “双规”并非正式司法程序的一部分,而是一个先于司法程序的对人身自由进行限制的党内措施。 “双规”措施,经过纪委常委会讨论,决定对线索材料初核之时,就可采用。在检察机关最初无充分证据,又必须依法办事,不好直接出面的情况下,为防止串供、毁灭证据等情况的发生,往往由纪委出面先行采取“双规”措施。但也因“双规”是在证据还未确凿的情况下展开,中纪委常委屈万祥称,案件从纪检监察部门开始调查起,就是一个没有确定的状态,这也是导致纪检办案避免干扰、不能公开的原因。 以上就是小编为您整理的关于我国常说的双规的含义是什么的详细解答,希望对您有所帮助。简单来说,双规并不是正式的法律用语,而使一种对有关人员的调查,属于较委婉的说法。如果您对此还有其他疑问,您还可以咨询法律咨询网双规的相关律师。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