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法院通知短信是真的吗
释义
    一、法院通知短信是真的吗
    法院是不会通过短信的形式通过当事人的,法院送达法律文书的方式有很多,主要有发下几种:
    1、直接送达:由法院的审判人员和书记员或司法警察将应送达的诉讼文书直接交付给受送达人本人、代理人或同住成年家属(对单位为法定代表人或专司收件的人)的送达方式。
    2、委托送达:法院直接送达有困难,委托其它法院代为送达的送达方式。它是直接送达的补充。严格意义上讲委托送达不是一种独立的送达方式,它只是法院相互间的协助行为而已。
    3、邮寄送达:法院送达人员将应送达的诉讼材料通过邮寄方式交受送达人的送达方式。
    4、留置送达:受送达人对法院直接送达的诉讼文书拒绝签收,送达人在邀请相关组织的人员到场后,由相关人员见证将诉讼文书留置在受送达人住所而完成送达的方式。
    5、转交送达:对军队中的军人以及被监禁或被劳动教养的人通过其所在部队团以上政治部门或监所行政部门转交给受送达人的送达方式。
    6、公告送达:又叫拟制送达。指在报纸或其它载体上刊登公告,经过一定期限即产生送达效果的送达方式。
    二、短信诈骗的形式有哪些
    一是银行卡消费型。其手法一般是通过手机短信提醒手机用户,称该用户银行卡刚刚在某地(如沃尔玛超市)刷卡消费XX元,如有疑问,可致电XXXX号码咨询,并提供相关的电话号码转接服务。如用户回电,则在不同的阶段以银行服务中心或公安局的名义谎称该银行卡可能被复制盗用,要求用户到银行ATM机上进行所谓的更改数据信息的操作,或是根据电话指示进行操作,实际上是进行转账业务,将受害者卡内的款项转到犯罪分子指定的账户,达到诈骗的目的。实际上,各家银行都有专门性的客服电话,如中国银行95566,农业银行95599、工行95588、交通银行95559,建行95533等,而不是手机短信提供的固定电话号码或手机号码。公安机关更不会以电话形式参与到所谓手机用户的银行卡消费查询、密码修改或转帐操作中。但此类骗术是利用人们的恐慌心理设计迷局,信息内容极具迷惑性,以银联中心、银行卡服务中心、公安局协作办案名义,逐步将手机用户引入“转账陷阱”,造成财产损失。
    二是骗取话费型。以响一声就停的方式,一旦手机用户回拨该号码,就产生高额的话费;或以短信形式发送“您的朋友13×××××××××为您点播了一首××歌曲,以此表达他的思念和祝福,请你拨打9××××收听。”一旦回电话听歌,就可能会造成高额话费或定制某项服务业务,造成手机费用额外支付。
    三是六彩透码型。手机用户听到响一声就停的电话,按照号码回拨,对方的录音提示:“欢迎致电香港合彩……香港中心为广大彩民爱好者提供信息,透露特码。联系电话×××××××××××。”或者收到有关六彩透码的诱惑信息,这种短信假称提供六彩特码,如果收信人有参与六彩赌博,就可能向其索取特码。犯罪分子利用人们迷恋合彩透码信息暴富的心理,以要收取好处费、报码费、会员费等实施诈骗。
    四是中奖型。借公司庆典或新产品促销抽奖为由,通过拨打手机电话或手机短信的形式通知手机用户中了大奖,一旦回复,便称兑奖必须另外交纳所得税或者手续费等各种费用,否则不予兑奖。按照法定的中奖相关程序,个人所得税或相关公证费用都应当是主办方直接在中奖金额内予以代扣代缴的,不存在由中奖人事先缴纳的问题。但此骗术利用人们贪利心理,手机用户一旦相信中奖信息并想获得大奖,便按照对方的指示将中奖需要的各种名目的手续费或个人所得税汇款给对方提供的账户。
    五是编事故冒名诈财型。这类信息以绑架、交通事故、住院、日常生活费等信息内容骗取钱财。当用户的通信信息泄露,或者犯罪分子掌握用户的家庭成员信息后,以医生或警察名义向用户或其家里打电话谎称用户亲属生病或车祸住院抢救,甚至谎称遭到绑架,骗用户汇钱到指定账户实施诈骗。或者在以各种手段取得相关手机用户的个人信息后,冒充友人加以情感联系,后以路途中发生交通事故急需钱为由,骗取手机用户将钱汇款到指定账户。或者发送格式短信,“爸妈:我的钱包且身份证件被盗,请汇款xxx元到我朋友的XX的帐号上,户名:×××”,有子女在外读书、务工的中老年人接到此类短信后由于担心子女的安危往往也是未经确认便汇出款项,特别是无法立即和子女联系上的手机用户更是急于汇款,造成被骗。犯罪嫌疑人利用人性弱点,即当人们接到不熟悉的电话、短信的时候,对方却能直呼我们姓名、名称的时候,人们不可避免的与自己的亲人、朋友,对号入座;骗子们善于利用危急情况下人们对亲人、朋友的信任、帮助进而得逞。
    六是冒名客户更改银行帐号诈骗型。格式短信内容为“银行帐号已改,请将款汇到农行帐号622848012022921××××等不同帐号,户名:×××,谢谢”,手机用户误以为这是自己的客户发来的,便让人将货款汇至这个账户被骗。其发送对象基本为个体经营老板的手机用户,重点受害者大多为经商人员。由于经商人员接触客户多,经济往来频繁,平时多用汇款形式交结资金,当看到此类短信后,易误认为是客户向其催要资金,往往未经确认便汇出款项。
    七是退税退费型。发送短信内容,“尊敬的客户,国家金融财政中心有政策要退还汽车购置税或房产税,请速与我们联系,号码×××××××××××。”在此类骗术中,诈骗分子可能掌握了车主或房主的手机号、姓名、车型或房屋等信息,然后冒充税务局工作人员,给一些购车或购房用户打电话发短信,称可退购车税或房产税,然后以便民为由要对方到ATM自动取款机上在其诱导下进行转账操作。
    八是销售廉价违法物品型。发送短信内容为,“本集团有九成新套牌走私车在本市出售。另高息贷款、防身武器。电话×××××××××××。”此类骗术是利用人们贪便宜的心理,谎称有各种海关罚没的走私品等物品,可低价邮购,先引诱你进来,之后以交定金、托运费等进行诈骗。
    九是以金融投资资金合作或贷款信息的诈骗。信息内容以经营某企业寻求资金合作的形式诱骗他人进行股份投资或引诱资金短缺急需周转的手机用户在一次性付息后便再也得不到承诺的贷款额。
    十是针对不同客户群的诈骗形式。还有返还电话费、水电费,代办各种证件文凭公章以及发布虚假征友求婚、生意合作、招聘广告、色情迷信赌博信息等多种形式的诈骗。
    如果读者需要法律方面的帮助,欢迎到法律咨询网进行法律咨询。
随便看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eaol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4 7:3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