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贩卖假货怎么处理 |
释义 | 法律是由国家制定和认可的,体现国家意志的,以权利和义务为主要内容的,由国家以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一种社会行为规范。法律对人的行为具有引导作用,具有判断衡量他人行为合法与否的评判作用。我们在受到法律的保护下,同样也受到法律的监督。做出不符合法律规范的行为,就应当收到惩罚。 贩卖假货属于违法行为,不同程度的违法情节有不同程度的处理办法,而犯罪情节严重的需要承担刑事责任。 下面,我们就从贩卖假货这一违法情节深浅程度来逐一分析: 1、根据《商标法》规定,销售产品,明明知道是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但是仍然销售,而销售金额并不大的,不属于构成本罪,具体相关处罚办法,需要按照《商标法》明文规定进行处理。当销售金额较大或者巨大时,有以下处理办法。 2、根据《刑法》第二百一十四条明文规定,销售的产品已知是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而仍然进行销售的,并且销售金额较大者,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进行拘役或者单处罚金;销售金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且处罚现金。 3、司法解释中也明确提示,销售的产品已知是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而依然进行销售的,销售金额在五万元以上的属于《刑法》中所规定的“巨大数额”,应当以销售假冒注册商标商品罪进行处罚。 4、任何犯罪处理都是有一定的程序的,贩卖假货犯罪也不例外。要根据贩卖假货的程度,首先进行行政方面的处理,其中包括:行政拘留,行政罚款,民事赔偿等。贩卖假货情节恶劣者,吊销营业执照,一般会根据销售伪劣商品罪定罪量刑。处理办法,以上已经有所提到。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