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偷窃行为的后果 |
释义 | 一、偷窃行为的后果 偷盗,是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情节严重者,涉嫌犯罪,依法要追究刑事责任。对失盗者个人来言,被侵犯了财产权利,且极易产生报复等心态,引发社会矛盾,从此走上犯罪的道路。因此,发现问题偷盗行为,要严厉打击。法律链接:《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九条 盗窃、诈骗、哄抢、抢夺、敲诈勒索或者故意损毁公私财物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一千元以下罚。 ![]() 二、构成盗窃罪的行为有哪些 根据刑法分则、有关司法解释的规定下列行为以盗窃罪论处: 1、盗窃信用卡并使用的。 2、盗窃增值税专用发票或者可以用于骗取出口退税、抵扣税款的其他发票的。 3、以牟利为目的,盗接他人通信线路、复制他人电信码号或者明知是盗接、复制的电信设备设施而使用的。 4、将电信卡非法充值后使用,造成电信资费损失数额较大的。 5、盗用他人公共信息网上账号、密码上网,造成他人电信资费损失数额较大的。 6、盗用他人或单位电话打境外色情电话,构成犯罪的。 7、盗窃假币、毒品等违禁品的。 8、邮政工作人员私自开拆或者隐匿、毁弃邮件、电报而窃取财物的。 9、非邮政工作人员非法开拆他人信件,并从中窃取财物数额较大的。 10、非法实施采种、采脂、挖笋、掘根、剥皮等行为,牟取经济利益数额较大的。 11、将国家、集体、他人所有并已经伐倒的树木窃为己有,以及偷砍他人房前屋后、自留地种植的零星树木,数额较大的。 11、盗窃电力、煤气、天然气等无形物的。 三、盗窃罪取保候审的条件 涉嫌盗窃罪,只要犯罪嫌疑人符合条件就可以申请办理取保候审。《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五条明确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审: 1、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 2、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3、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4、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采取取保候审的。 以上是法律网小编为您详细介绍的关于偷窃行为的后果的内容,对于偷窃行为,盗窃金额小的,可能会接受相关的治安处罚,对于盗窃金额达到立案标准的,公安机关会依法立案进行侦查,会追究犯罪分子的刑事责任,若您还有什么法律上的问题,建议咨询法律网专业律师。 引用法条: [1]《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五条 [2]《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九条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