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错账的更正方法 |
释义 | 账簿记录发生错误,不准涂改、挖补、刮擦或者用药水消除字迹,不准重新抄写,必须按照规定的方法进行更正。 (一)划线更正法 适用范围:在结账前,如果发现账簿记录有错误,而记账凭证并无错误,只是过账不慎,纯属账簿记录中的文字或数字的笔误。 修改方法:将错误的文字或者数字划红线注销,但必须使原有字迹仍可辨认;然后在划线上方填写正确的文字或者数字,并由记账人员在更正处盖章。对于错误的数字,应当全部划红线更正,不得只更正其中的错误数字。对于文字错误,可只划去错误的部分。 (二)红字更正法 1.适用范围 (1)指编制的记账凭证会计科目错误或者方向错误,导致账簿记录的错误。 更正方法:先用红字金额填写一张与错误凭证相同的记账凭证,其中:在“摘要”栏注明“冲销某月某日第×号记账凭证的错误”,并据以用红字金额登记入账,冲销原来错误的记录。然后,再用蓝字填写一张正确的记账凭证,摘要栏内写明“补记某月某日账“,并据以登记入账。 例5-1 某企业以库存现金896元购买办公用品,会计人员在填制记账凭证时发生错误并根据错误的记账凭证登记了账簿。错误的会计分录为: 借:管理费用 896 贷:银行存款 896 用红字更正法更正,先编制一张与原错误记账凭证内容完全相同而金额为红字的记账凭证 借:管理费用 896 贷:银行存款 896 然后,用蓝字编制正确的记账凭证 借:管理费用 896 贷:库存现金 896 编制会计分录后,根据上述记账凭证登记账簿 (2):指编制的记账凭证中会计科目和方向没有错误,所记金额大于应记的金额,导致账簿记录的错误。 更正方法:将多记金额用红字填写一张与原凭证相同的记账凭证,其中:在“摘要”栏注明“冲销某月某日第×号记账凭证多记金额”,并据以用红字金额登记入账,冲销多记的金额。 例5-2:接例5-1,如果会计人员填制记账凭证时所使用的会计科目及记账方向没有错误,只是将金额896元误记为986元,并登记入账,错误的会计分录为: 借:管理费用 986 贷:库存现金 986 用红字更正法编制一张更正错误的记账凭证如下: 借:管理费用 90 贷:库存现金 90 编制会计分录后,根据上述记账凭证登记账簿 账簿记录发生错误,不准涂改、挖补、刮擦或者用药水消除字迹,不准重新抄写,必须按照规定的方法进行更正。 (一)划线更正法 适用范围:在结账前,如果发现账簿记录有错误,而记账凭证并无错误,只是过账不慎,纯属账簿记录中的文字或数字的笔误。 修改方法:将错误的文字或者数字划红线注销,但必须使原有字迹仍可辨认;然后在划线上方填写正确的文字或者数字,并由记账人员在更正处盖章。对于错误的数字,应当全部划红线更正,不得只更正其中的错误数字。对于文字错误,可只划去错误的部分。 (二)红字更正法 1.适用范围 (1)指编制的记账凭证会计科目错误或者方向错误,导致账簿记录的错误。 更正方法:先用红字金额填写一张与错误凭证相同的记账凭证,其中:在“摘要”栏注明“冲销某月某日第×号记账凭证的错误”,并据以用红字金额登记入账,冲销原来错误的记录。然后,再用蓝字填写一张正确的记账凭证,摘要栏内写明“补记某月某日账“,并据以登记入账。 例5-1 某企业以库存现金896元购买办公用品,会计人员在填制记账凭证时发生错误并根据错误的记账凭证登记了账簿。错误的会计分录为: 借:管理费用 896 贷:银行存款 896 用红字更正法更正,先编制一张与原错误记账凭证内容完全相同而金额为红字的记账凭证 借:管理费用 896 贷:银行存款 896 然后,用蓝字编制正确的记账凭证 借:管理费用 896 贷:库存现金 896 编制会计分录后,根据上述记账凭证登记账簿 (2):指编制的记账凭证中会计科目和方向没有错误,所记金额大于应记的金额,导致账簿记录的错误。 更正方法:将多记金额用红字填写一张与原凭证相同的记账凭证,其中:在“摘要”栏注明“冲销某月某日第×号记账凭证多记金额”,并据以用红字金额登记入账,冲销多记的金额。 例5-2:接例5-1,如果会计人员填制记账凭证时所使用的会计科目及记账方向没有错误,只是将金额896元误记为986元,并登记入账,错误的会计分录为: 借:管理费用 986 贷:库存现金 986 用红字更正法编制一张更正错误的记账凭证如下: 借:管理费用 90 贷:库存现金 90 编制会计分录后,根据上述记账凭证登记账簿 (三)补充登记法 适用范围:编制的记账凭证中的会计科目和方向没有错误,所记金额小于应记的金额,导致账簿记录的错误。 更正方法:将少记金额用蓝字填写一张与原凭证相同的记账凭证,并据以登记入账,弥补少记的金额。 例5-3:接例5-1,如果会计人员填制记账凭证时所使用的会计科目及记账方向没有错误,只是将金额896误记为689元,并登记入账,错误的会计分录是: 借:管理费用 689 贷:库存现金 689 使用补充登记法编制记账凭证如下: 借:管理费用 207 第六节 结账 一、结账的程序 (-)结账的概念 结账是指在一定会计期间(如:月、季、年度)将本期内所有发生的经济业务全部登记入账以后,计算出本期发生额及期末余额。结账工作是建立在会计分期前提下。 (二)结账的程序 (1)将本期发生的经济业务事项全部登记入账,并保证其正确性。 (2)按权责发生制的要求,调整有关账项,合理确定本期应计收入和应计费用。 (3)将损益类科目转入“本年利润“科目,结平所有损益类科目 ①收入收益转入本年利润:分录 借:主营业务收入 其他业务收入 营业外收入 投资收益 贷:本年利润 ②费用损失转入本年利润:分录: 借:本年利润 贷:主营业务成本 营业税金及附加 其他业务成本 销售费用 管理费用 财务费用 营业外支出 所得税费用 ③将制造费用转入生产成本:分录: 借:生产成本 贷:制造费用 ④结转已售商品的成本:分录: 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库存商品 (4)结算各种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账户,分别结出各账户的本期发生额和期末余额。 二、结账的种类 根据结账时期的不同,可以分为月结、季结和年结三种。 三、结账的方法 1、对于不需要按月结计发生额的账户,每次记账以后,都要随时结出余额,月末结账时,只需在最后一笔经济业务事项记录之下通栏划单红线,不需要结计一次余额。 2、库存现金、银行存款日记账和需要按月结发生额的收入费用等明细账,每月结账时,要结出本月发生额和余额,在摘要栏注明“本月合计“,并在下面通栏划单红线 3、需要结计本年累计发生额的某些明细账户,12月末的”本年累计“就是全年累计发生额,全年累计发生额下通栏划双红线 4、总账账户平时只需要结出月末余额。年终结出全年发生额和余额,摘要注明“本年合计”并在其下通栏划双红线。 5、年度终了有余额的要将余额转入下年,新旧账有关账户之间转记余额,不必编制记账凭证。 【应用举例】 1、下列会计事项处理时,不必编制记账凭证的是( )(08多选) A期末将“主营业务收入”结转入“本年利润” B期末将“主营业务收入”账户更换新账簿,新旧账之间转记余额 C期末将“制造费用”结转入“生产成本”账户 D年度终了结账时,有余额的账户,将余额结转下年 答案:BD 2、结账时,应当划通栏双红线的是( )(04) A12月末结出全年累计发生额后 B各月末结出全年累计发生额后 C结出本季累计发生额后 D结出当月发生额后 答案:A 解析,月结、季结时,通栏划单红线,年结时,应通栏划双红线。 3.对需要按月进行月结的账簿,结账时,应在“本月合计“字样下面通栏划单红线,而不是划双红线( ) 答案:对 解析:月结、季结时,通栏划单红线,年结时,应通栏划双红线。 第七节 会计账簿的更换与保管 一般情况下,总账、日记账、明细账在年度终了时应更换新账簿,并将各账户的余额结转到新的年度,即在新年度的会计账簿中的第一行余额栏内填上上年结转的余额,并注明方向,同时在摘要栏内注明“上年结转”字样。但对于部分变动较小的明细账,可以连续使用,不必每年更换,如:固定资产明细账。备查账簿可以连续使用。 会计账簿的保管 作为会计档案的会计账簿,应当按照1999年1月1日正式施行的《会计档案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履行会计账簿的保管、借阅和销毁制度。详见第十八章会计档案。 【应用举例】 固定资产明细账不必每年更换,可以连续使用。() 答案:对 解析:固定资产明细账变动较小,可以连续使用,不必每年更换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