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什么土地符合法律规定被征收的条件 |
释义 | 一、什么土地符合法律规定被征收的条件 土地符合法律规定被征收的条件: 1.征收土地必须是为了社会公共利益的需要。 2.征收土地是一种政府行为,是政府的专有权利,其他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没有征地权。 3.必须依法取得批准。国家征收土地依照法定程序批准后,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公告并组织实施。 4.必须依法对被征地单位进行补偿。被征收土地的所有权人、使用权人应当在公告规定的期限内,持土地权属证书到当地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办理征地补偿登记。 5.征地实行社会公开,接受社会监督。征地补偿安置方案确定后,有关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公告,并听取被征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的意见。被征地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应当将征收土地的补偿费的收支情况向本集体经济组织的成员公布,接受监督。同时《土地管理法》还明确规定,禁止侵占、挪用被征收土地单位的征地补偿费用和其他有关费用。 二、土地征收纠纷的解决方式有哪些 土地征收纠纷的解决方式有和解、调解、行政裁决及复议、诉讼。 法律网提醒您,根据《土地管理法》第57条,土地承包合同纠纷的解决,可由双方协商解决、申请村委会或乡政府进行调解,也可到法院起诉。 根据《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第25条,“对补偿标准有争议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协调;协调不成的,由批准征用土地的人民政府裁决。” ![]() 三、征地土地纠纷的种类 1.补偿标准争议。先由县级以上政府协调,协调不成的,由批准征用土地的人民政府裁决。 2.补偿费用分配纠纷。其性质为民事纠纷,当事人为村委会或农村集体经济和村民,当事人可以通过民事诉讼解决。 3.征地信息公开纠纷。属于行政争议,当事人可以通过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的方式解决。 引用法条: [1]《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五十七条 [2]《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第二十五条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