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关于环境影响报告书编写初探 |
释义 | 摘 要:随着环境保护的呼声日益高涨,环境评价也日益重要。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HJ/T 2.1—93)》的要求,对编制新时期下的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的基本内容和要求作了简单介绍。 关键词:环境影响评价;环境影响报告书;清洁生产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国家对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视,人们的环境意识逐渐加强,国家也加大了对环境的保护力度,为了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预防因规划和建设项目实施后对环境造成不良影响,促进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环境评价应用而生。在世界上环境影响评价概念是在1964年加拿大召开的国际环境质量评价会议上提出的,美国则与1969年首次建立了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在我国,1979年9月颁布实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试行)》的规定标志着在我国开始实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从1986年起开始在我国形成环境影响评价的法规体系。到目前为止,环境影响评价已成为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具有不可替代的预知功能、导向功能和调控作用,从而保证拟建项目的选址和布局的合理性,同时也可以提出各种减免措施和评价减免措施的技术经济可行性,为污染治理工程提供依据。尽管有了在战略计划、纲领、法规和政策上的实施环境影响的举动,但它最后要在项目层次上应用,并且要形成一份正式的文件,以便作为建设项目时的根据和以后有据可查,这个文件就是环境影响报告书。 1 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基本要求 环境影响报告书应全面、概括地反映环境影响评价的全部工作,文字应简洁、准确,并尽量采用图表和照片,以使提出的资料清楚,论点明确,利于阅读和审查。原始数据、全部计算过程等不必在报告书中列出,必要时可编入附录。所参考的主要文献应按其发表的时间次序由近至远列出目录。评价内容较多的报告书,其重点评价项目另编分项报告书;主要的技术问题另编专题技术报告。 2 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基本内容 2.1 建设项目概况 在建设项目概况里,要说明所建工程的名称、地点及建设性质,同时要说明所建项目的建设规模、占地面积及厂区平面布置(应附平面布置图)。如果为扩建项目应说明原有规模以及扩建项目准备利用原有的一些公用设施的构想,并阐述项目的主要工艺方法以及项目的长远发展规划;要对项目进行工程分析,说明主要原料、燃料及其来源和储运、物料平衡、水的用量与平衡、水的回用情况等;要说明项目的工艺流程,并附工艺流程图,对项目中产生的废水、废气、废渣、放射性废物等的种类、排放量和排放方式,以及其中所含污染物种类、性质、排放浓度、产生的噪声、振动的特性及数值等进行描述,在可能的情况下应当运用可量化的术语描述,如有关产品和原材料、能源、水、运输和人力需求的信息,各种废物流也加以量化;如果项目中的一些废物能够回收或综合利用,则应说明废物利用的方案或设想。 2.2 建设项目周围环境现状 在此部分里,要说明建设项目的地理位置(应附平面图)和地质、地形、地貌、土壤情况,河流、湖泊(水库)、海湾的水文情况,气候与气象情况,当地的社会经济情况和当地的环境污染、环境破坏的现状。 2.3 建设项目对环境可能造成影响的分析与测评 (1)影响识别。在报告书中应当清楚地说明用来确定项目影响的方法论,包括向专业机构咨询、让公众参与以及参照专家小组意见、指导准则和以前类似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最佳实践范例的情况。应当考虑那些可能是有利的或不利的、累积性的、短期或长期的、永久或临时的、直接的或间接的影响,应当清楚地解释用来识别要调查的关键影响和排除其他影响的逻辑,应当考虑该项目开发对人类、植物、动物、土壤、水体、空气、气候等的相互作用的影响。根据工程的施工期和项目建成后本身的特点,分别确定施工期和运行期的环境影响评价因子。 (2)环境影响预测。在报告书中,写明要对建设工程的预测时段、预测范围和预测的内容,既包括对水环境、大气环境以及其他环境等的影响分析和评价,也包括对施工期的诸如噪声、固体废弃物、施工期水土流失等的环境影响预测。在进行环境预测时,应遵循可知性原理、风险性原理、相似性原理、系统性原理、可控制规划性原理和艺术性原理,同时要说明所用的预测方法。目前,预测方法多种多样,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用。预测环境影响时应尽量选用通用、成熟、简便并能满足准确度要求的方法。例如,根据预测结果可以分成定性预测方法和定量预测方法两类;根据预测方法的特点和属性又可分为直观预测类、约束外推预测类和模拟模型预测类。在直观预测类(也称定性预测)中,有专家调查法、主观概率法、先行指标法和关联树法;在约束外推预测类(都具有定量预测的特点)中有单纯外推法、趋势外推法、指数外推法和概率预测法等;在模拟模型预测类(都具有定量预测的特点)中有回归分析法、最小二乘法、联立方程法、弹性系数法、投入产出法和灰色预测法等,最后对得出的预测结果进行分析和说明。 2.4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措施及论证 根据拟建工程的规模、性质和施工特点,对工程建设可能造成的不利影响要分别提出预防、改善或补救措施,对所建设项目进行污染物总量控制,使区域各污染物总量排放不超过某一限制,从而达到保护环境的目的。另外,对一切举足轻重的有害影响均应考虑予以缓解,提出切合实际的专门缓解措施,缓解措施应包括该项目的进一步修改、准备替代设施、清洁生产和末端治理等,并清楚这些缓解措施在何种程度上是有效的,在有效性尚不明确或依赖与对运行程序、气候条件等的假设的情况下,应当引用数据来说明采用这些程序的正当理由,应当给出有关何时和如何采取这些缓解措施的明确细节。对采取了缓解措施之后依然会存在的、举足轻重的潜在的环境影响应当加以说明,并尽可能予以量化,描述任何残余影响对当地或区域的影响;对尚不能肯定所提出缓解措施的有效性情况下,均应提出一个监测计划,包括所提出的采样方法。对项目中提出的不同方案分别进行技术上的可行性分析,对技术上可行的工艺方案通过与经济条件相结合,选出最优的方案。 2.5 建设项目对环境影响的经济损益分析 环境经济损益分析是环境影响评价的一项重要内容,它是建设项目最后决策的重要依据。环境保护经济损益分析是指为实现某一环境目标所做的评价,即为实现环境目标所付出的费用和因改善或保护环境所获得的综合社会经济效益的比较,它是以环境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性为前提来进行评价的。它可用如下公式表示: 环境投资盈利R=得益M-费用T 或为:环境投资效果E=得益M/费用T 若R>0或E>1,则该项投资在经济上是合理的。 2.6 对建设项目实施环境监测的建议 在完成了上面的工作后,必须对建设项目建成后如何进行监测提出方案,并实施适宜的警戒、监测和管理措施,以避免和控制负面影响,为管理工作提供依据。 2.7 环境影响评价的结论 在结论中,可重申本项目的评价重点,说明存在的一些不足以及一些结论得出的前提等。同时为所建项目本身的一些方面提出一些建议和说明施工建设中应注意的一些问题等。也可以谈谈设计过程中的评价经验和体会,提出一些对同类环境影响评价项目的建议。 3 结语 以上是在新时期下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时所做的一些工作。除此之外,正确确定评价所遵循的环境质量标准、污染物排放标准以及尽可能充分地考虑评价依据,特别是行业的相关标准和技术规范或拟参照的国外有关标准等,也是做好环境评价报告书的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在报告中,有必要把影响划分为负面影响和正面影响两类,以便进行有意义的分析,同时要保持报告的均衡,正负面影响同等对待,不要只注重负面影响。而且,只要有可能,就应让公众参与EIA过程,这能突出被疏忽的问题,识别失误和错误,减轻公众对该项目的恐惧和防止开发者与社区的对立。EIA报告决不应视为目的,不应把它视为一个开发项目的许可证,它只是良好环境管理的手段。在目前,随着清洁生产的提出,可以把清洁生产分析作为评价的独立一部分,制定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方案和措施,既使企业的生产发展和环保相协调,满足工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同时又提高了环境影响报告书的质量。 参考文献 [1] 张君洁,张艳君.清洁生产在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应用[J].太原科技,2000(4):15-16. [2] 李红梅,吴相林.新时期下环境影响评价研究[J].铁道劳动安全卫生与环保,2001(3):174-176. [3] 瞿光中.中小型水利水电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的编写方法初探[J].浙江水利科技,1995(3):6-8. [4] David Tuberfield.环境影响评价报告的质量[J].产业与环境,1995(2):44-47. [5] 梁耀开.环境评价与管理[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2. [6] 丁桑岚.环境评价概论[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1. [7] 北京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环境影响评价典型实例[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2.(实习编辑:李 敏)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