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挂名公司法人如何规避法律风险 |
释义 | 挂名公司法人也是公司法定代表人的一种,同一般的法定代表人一样,既享有权利,也承担一定的法律风险。但可以通过全面的事前准备来规避某些法律风险。那么挂名公司法人如何规避法律风险?下面就由法律网小编为您进行详细介绍。 ![]() 一、挂名公司法人类型 1、完全不知情的冒名 如被冒名的当事人对自己被登记为公司的法定代表人一事完全不知情,公司的登记行为未经其同意及授权,工商登记中的相关书面材料及签名均系他人伪造,可视为公司侵犯其姓名权,其有权要求公司撤销和抵除相关登记信息 2、小股东的挂名 被挂名当事人是公司的股东身份,对自己被登记为公司法定代表人是知情的,其也向公司提交了相关书面材料。 3、员工的挂名 如果当事人是公司的员工,按当时老板的要求,出具相关手续担任某一公司的法定代表人,但是后续双方解除劳动合同关系,辞去职务而离开公司,公司继续再登记其为公司的法定代表人明显不适当,员工当然可以请求变更或者撤销相关登记信息,否则便侵犯了离职员工的姓名权。 4、协议或约定在先 如果授权方事后反悔,法院和相对方也不宜再强制要求继续挂名使用,否则双方事后定会产生无休限的纷争和造成公司管理的混乱。但是,有偿与否及双方的具体约定条款,决定了作为使用方后续的救济方式,其可在终止使用后可以主张违约金或者赔偿损失等。 二、 挂名公司法人可能承担的法律风险 1、民事责任 在某些情况下,法定代表人可能需就本人、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的违法、违规行为给公司造成的损失承担一定的赔偿责任。 2、行政责任 在某些情况下,法定代表人可能需就公司的违法、违规行为承担行政责任。除非法定代表人可以举证证明,其对公司的行为并不知情,且主观上没有过错亦不存在失职。 3、刑事责任 根据《刑法》第三十一条的规定,“单位犯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判处刑罚。”该法条明确了在单位犯罪时,追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并未将法定代表人列为必须追究刑事责任的范畴。 三、挂名公司法人如何规避法律风险 1、公司章程、合作协议、股东协议中增加免责条款,防范风险。在公司的章程中,应当增加对企业法定代表人、董事、监事在职责范围内的行为不承担个人法律责任,除非其行为故意损害公司利益,包括营私舞弊、严重玩忽职守、肆意渎职等故意侵犯公司利益的行为。 2、挂名人应当与公司签订挂名协议,明确双方因挂名行为而产生责任的承担问题。尽管挂名人不因内部协议的特殊约定而免除和减轻其应当承担的责,但是在其承担相应责任后,可以依据前述的内部协议,要求公司对其承担责任而产生的损失进行赔偿,最大限度的减少自身的损失。 3、挂名人可以按照法律规定将管理权书面委托他人行使。对于脱离公司日常经营活动的挂名人,可以依法将其拥有的日常经营管理的权利书面授予参与公司管理的人员,并约定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如果公司因为日常经营活动违法、违规或者违反公司章程,导致挂名人承担相关责任。其可以在承担责任后,依据授权约定,追究被授权人的法律责任。 4、挂名人应当对公司的经营行为进行关注,对异常行为保留证据。挂名人通常不参与挂名公司的日常经营活动,但是对于其知道或者应当知道的违法、违规或者违反公司章程的行为,其有权利提出书面异议,要求公司纠正相应的行为,避免自身的风险。 综上所述,挂名公司法人可以通过某些协议方式增加免责条款,与公司签订挂名协议,将管理权委托他人行使,关注公司经营行为等措施来规避法律风险,保障自身权益。假如您还有其他法律问题想要了解,欢迎登录法律网免费寻求帮助。 拓展阅读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