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报警后立案和不立案的区别
释义
    一、报警后立案和不立案的区别
    报警后立案和不立案的区别如下:
    1.程序不同,立案是诉讼行为,说明该案件已经进入司法程序了,而未立案说明不属于正式的司法程序;
    2.严重程度不同,立案是指代其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未立案则是还不确定是否追究其刑事责任或者不予追求其刑事责任。
    二、刑事案件立案的基本条件是什么
    刑事案件立案需要满足如下基本条件:
    1.事实条件,即有犯罪事实或犯罪嫌疑人
    有犯罪事实,是指有被客观、真实的证据所证明的危害社会的犯罪行为的存在,包括犯罪的预备、实施、未遂、中止和既遂。法律网提醒,这不意味着证实犯罪的证据需要确实充分,但也不应是办案人员凭估计、猜测得出的结论。
    2.法律条件,即需要追究刑事责任
    立案追究的行为,必须是具有社会危害性和刑罚应罚性的行为,只有当这种犯罪事实确需追究行为人的刑事责任时,才予以立案。
    3.属于该机关管辖范围
    
    三、立案之后多久能抓人?
    立案之后多久能抓人没有明确的规定。公安机关接受报案、控告、举报、自首的刑事案件的立案审查期限一般情况下,在七日以内决定是否立案。重大、复杂线索,经县级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立案审查期限可延长至三十日。特别重大、复杂线索,经地(市)级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立案审查期限可延长至六十日。公安机关决定立案侦查以后,可视案情需要决定什么时间抓人,这没有具体时间规定,一般情况下,案件立案侦查工作开始时,犯罪嫌疑人已经在看守所了。
随便看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eaol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 17:0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