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民事行为能力年龄如何划分
释义   一、民事行为能力年龄如何怎样划分
    民事行为能力划分主要有两个时间点,一个是8周岁,一个是18周岁,低于8周岁是无民事行为能力的,即无需承担民事责任,8至18周岁限制行为能力,有一定承担民事责任的能力,还有就是18周岁以上具有完全行为能力的人,也具有完全民事责任能力,需完全承担民事责任。
    
    《民法总则》根据自然人的年龄和精神状态,对民事行为能力分别作出规定:十八周岁以上的自然人为成年人,不满十八周岁的自然人为未成年人。成年人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独立实施民事法律行为。十六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经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认,但是可以独立实施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或者与其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不满八周岁的未成年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实施民事法律行为。
       二、民事行为能力如何认定
    民事行为能力是指独立地行使民事权利、履行民事义务的能力,这个能力不是人人都具有的。
    确定一个人是否有民事行为能力或者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从年龄上是好区别的,但对于患有精神病的成年人,究竟他有没有民事行为能力,或者是不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需要进行认定。因此,民事诉讼法规定了特别程序由人民法院审理认定公民无民事行为能力、限制民事行为能力案件,以更好地保护无民事行为能力、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利益。同时,使社会知道他们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不能对自己的民事行为负责,或者不能完全为自己的民事行为负责,他进行民事活动,必须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从而保证民事活动的正常进行。
       法律咨询
    网友: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在民事诉讼中承担多大责任?
    律师: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造成他人损害的,由监护人承担侵权责任。监护人尽到监护职责的,可以减轻其侵权责任。有财产的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造成他人损害的,从本人财产中支付赔偿费用;不足部分,由监护人赔偿。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三十二条的规定,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造成他人损害的,由监护人承担侵权责任。监护人尽到监护责任的,可以减轻其侵权责任。
    以上就是法律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有关民事行为能力年龄如何划分的相关内容,在我们的生活中可能自己面对的民事纠纷的对象只是一个孩子的情况,但是至于孩子是否能够自己承担惹下的祸的话还是需要结合民事规定中的民事能力,如果是十六岁以上的孩子可能就已经具备了独立的能力而在面对纠纷时就可以有自己的主张了。
    
    引用法条:
    [1]《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
    [2]《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三十二条
    
随便看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eaol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3 14:0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