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财产分割协议在什么情况下有效 |
释义 |
一、财产分割协议在什么情况下有效 财产分割协议属于合同的一种,因此只要签订协议的双方出于自愿、真实的意思表示,且双方均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协议的内容没有我国合同法所规定的合同无效的情形,如一方欺诈或胁迫、损害国家、集体或他人合法利益、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等情形,则财产分割协议是有效的,并不要求必须经过公证。 ![]() 二、家庭财产分割协议书是否必须公证才有法律效力 自己写的财产公正双方签字只要不违反法律规定,这份协议就能起法律效力。是否公证并不影响该协议的法律效力。 根据《公证法》第11条的规定,这种协议是依申请公证的,并不是“应当”公证的,因此,是否公证由当事人决定,不公证的并不因此影响协议书的法律效力。未经公证的家庭财产分割协议书只要合法、是双方的真实意思表示,仍然有约束力。 协议书必须合法才有效,违反法律规定的协议书无效。根据《民法典》(2021.1.1生效)第143条的规定,一个有效的民事法律行为必须是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意思表示真实且不违反法律或社会公共利益。如果对协议书的有效性不敢确定,建议带上协议书文本到当地律师事务所去当面咨询。 三、财产分割协议公证流程 财产分割协议公证流程如下: 1、当事人要准备好相关材料:一般双方当事人的签名和订约日期空缺,待公证员对协议进行审查和修改后,再在公证员面前签字。 2、双方必须共同亲自到公证处提出公证申请,填写公证的申请表格。 3、公证申请被接待公证员受理后,公证员就财产协议的内容,审查财产的权利证明;查问当事人的订约是否受到欺骗或误导。当事人应如实回答公证员的提问,公证员会履行必要的法律告知义务,告诉当事人签订财产协议后承担的法律义务和法律后果,当事人配合公证员做完公证接谈笔录,并在笔录上签字确认。 以上就是法律网小编为您详细介绍的关于财产分割协议在什么情况下有效的相关内容,财产分割协议需要再双方自愿的基础上签订,而且要是双方真实意思的表示,如果存在欺诈等行为,则财产分割协议是无效的,不具备法律效力,若您还有什么法律疑问,建议咨询法律网专业律师。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