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释义

古代狱具。锁作为狱具连环之以系足,汉时已有使用,称为“琅当”,即“长鏁”。唐时以“鏁”列于律中。明律改称“鏁”为“锁”。《明律·狱具图》规定,明朝的锁分为索、镣二种。“索,铁为之,以系轻罪者,其长一丈”;“镣,铁连环之系足,徒者带以输作,重三斤。”清时,称系在脖颈上的铁索为锁,称系在足上的铁索谓之镣。锁所拘系的对象,明清律规定有两种:一是徒者应系锁而带以输作;二是充军以上应锁,凡枷者应锁杻。对于罪犯,戴杻、枷与戴锁有严格的规定,不得混淆。《明律·刑律·断狱》规定:对于囚犯,司狱官典狱若应枷而锁,应锁而枷者,依情节轻重而要受到惩罚。清同。

随便看

 

法律词典收录24077条法律百科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eaol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 12:33: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