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哪些纠纷不能仲裁 |
释义 | 人吃百家饭穿百家衣,生活中难免会遇到各种纠纷,根据大家的常识判断,有纠纷解决不了就去找仲裁委,但是并不是任何纠纷找仲裁委都能得到解决的,那么哪些纠纷不能申请仲裁的?法律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 哪些纠纷不能仲裁 根据仲裁法的规定,有两类纠纷不能仲裁: 1、婚姻,收养,监护,扶养,继承纠纷不能仲裁,这类纠纷虽然属于民事纠纷,也不同程度涉及财产权益争议,但这类纠纷往往涉及当事人本人不能自由处分的身份关系,需要法院作出判决或由政府机关作出决定,不属仲裁机构的管辖范围。 ![]() 2、行政争议不能裁决。行政争议,亦称行政纠纷,行政纠纷是指国家行政机关之间,或者国家行政机关与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以及公民之间,由于行政管理而引起的争议。外国法律规定这类纠纷应当依法通过行政复议或行政诉讼解决。 《仲裁法》还规定:劳动争议和农业集体经济组织的内部的农业承包合同纠纷的仲裁,由国家另行规定,也就是说解决这类纠纷不适用仲裁法。这是因为,劳动争议,农业集体经济组织内部的农业承包合同纠纷虽然可以仲裁,但它不同于一般的民事经济纠纷,因此只能另作规定予以调整。 二、仲裁的适用范围 仲裁的范围是指哪些纠纷可以仲裁,哪些纠纷不能仲裁,解决的是“争议的可仲裁性”问题。《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以下简称仲裁法)对仲裁范围的规定主要依据如下原则: (1)发生纠纷的双方应当是属于平等主体的当事人。 (2)仲裁的争议事项应当是当事人可以自由处分的。 (3)仲裁的范围主要是合同纠纷,也包括一些非合同经济纠纷。 仲裁法第2条规定“平等主体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之间发生的合同纠纷和其他财产权益纠纷,可以仲裁。”仲裁法第3条规定“下列纠纷不能仲裁:(一)婚姻、收养、监护、抚养、继承纠纷;(二)依法应当由行政机关处理的行政争议。”仲裁法第77条规定:劳动争议和农业集体经济组织内部的农业承包合同纠纷的仲裁另行规定。仲裁法第2条规定的“合同纠纷”,指受合同法规范的所有有名合同和无名合同。“其他财产权益纠纷”指平等主体之间的不与身份关系密切联系的具有财产权益性质的非合同纠纷,主要指侵权纠纷。 由此可见,有两大类型的纠纷仲裁是不能受理的,包括了婚姻、收养、抚养、继承等等,希望上面的介绍可以帮助大家。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