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毕业没户口,哪家单位会要我?” |
释义 | “这几年莫名其妙挺过来了,但明年毕业后,这一关又怎么过?”采访中,小郁(文中名字都为化名)不断重复着这句话。她呆呆地面对着媒体的采访本,脸上没有丝毫表情。 小郁,17岁,现就读于崇明县一所工读学校,学的是旅游服务专业。说起身世,她并不避讳。“我是几个月大的时候被养父母从垃圾桶捡回来的,当时父母没给我报户口,明年毕业了,没有户口哪家单位会要我?” 据学校的老师介绍,小郁初中时就有行为偏差,养父母管不了,学校不愿意接收,于是初二时被送到了工读学校。一年365天,小郁的衣食住行都由工读学校负责,有专门的老师看管。一晃四年过去了,眼看明年就要实习毕业,她的户口问题成了她进入社会的“拦路虎”。 小郁说,父母都是农村人,当年不懂办户口。等到上了小学才知道户口很重要。于是从那年开始,全家成了派出所、民政局的常客。补办收养证、重新找到证明人、然后在派出所、民政局还有信访办三地来回跑,但户口始终办不下来。 “我也不知道问题卡在哪,只记得派出所说,政策不允许,没办法。”小郁说着眼眶就湿了。她给媒体说了没有身份证的种种不便,买手机卡要借亲戚的身份证,不能买火车票,享受不到贫困生补助,没有社保卡,看病全价……“反正我和正常人不一样,想干什么都干不了。马上要实习了,办不了健康证怎么去宾馆做服务员?哪个单位会要我?学校不管我了,我该去哪里?”一连串的问题抛出,媒体和老师都无言以对。 小郁所在的工读学校沈老师表示,学校去年整理过一份一万多字的材料上报给县教育局,希望能解决小郁的户口问题,但始终没有结果。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