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罗宾逊—帕特曼法 |
释义 | 1936RobisonPatman Act美国反托拉斯联邦立法。20世纪30年代资本主义经济严重危机期间,罗斯福政府颁布的《全国产业复兴法》,使大垄断公司受到保护,而中小企业则受到排挤。国会要求联邦贸易委员会就此进行调查,在调查的基础上,1936年国会通过了《罗宾逊—帕特曼法》,因由议员罗宾逊和帕特曼提出而得名。该法的主要目的是促使当事人在货物买卖中享有平等的机会。《罗宾逊—帕特曼法》修改了《克拉顿法》第二条的规定,后者仅仅禁止卖方的歧视性行为,前者则禁止买卖双方的歧视性行为,其中规定:卖方在出售货物时实行地区性的价格歧视或对人的价格歧视均为非法;买方利用自己比竞争对手强大的经济优势从卖方那里获得优惠性价格也是不允许的。上述规定的作用在于防止大垄断公司在货物买卖中合谋排挤中小企业。 |
随便看 |
|
法律词典收录24077条法律百科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