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量刑标准司法解释
释义
    一、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量刑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八)第41条规定:
    以转移财产、逃匿等方法逃避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或者有能力支付而不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数额较大,经政府有关部门责令支付仍不支付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有前两款行为,尚未造成严重后果,在提起公诉前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并依法承担相应赔偿责任的,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二、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处罚
    对于单位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根据《刑法修正案(八)》第41条规定,以转移财产、逃匿等方法逃避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或者有能力支付而不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数额较大,经政府有关部门责令支付仍不支付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造成严重后果的,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有前两款行为,尚未造成严重后果,在提起公诉前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并依法承担相应赔偿责任的,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三、构成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的条件
    有以下要件构成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
    1、主体要件:本罪犯罪主体为一般主体,即企业和自然人。
    2、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包括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即主观上明知自己的“不支付劳动者劳动报酬”的这种不作为行为会产生劳动者不能及时实际得到劳动报酬的社会危害后果,却希望或放任这种后果发生。应认定为故意的几种情况:
    3、客体要件:是双重客体,既侵犯劳动者的财产权,又妨碍了正常的劳动用工关系,侵犯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
    4、犯罪客观方面表现为:既有危害行为又有危害结果,且两者间有刑法上的因果关系。
    根据《刑法》第二百七十六条之一 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
    以转移财产、逃匿等方法逃避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或者有能力支付而不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数额较大,经政府有关部门责令支付仍不支付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广大劳动者如果遇到了拖欠工资的事情,也不要灰心丧气。要主动拿起法律的武器维护自己的权益。遇到老板拖欠工资的情况时,可以先与对方沟通协商,协商不了的,可以去本地劳动监察大队举报,或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以上就是法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的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量刑标准司法解释的全部内容。
    引用法条:
    [1]《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两百七十六条
    [2]《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276.1条
    [3]《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八)》第四十一条
    [4]《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四十一条
    
随便看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eaol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4 20:26: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