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假冒他人专利行为有哪些
释义
    在实践中,假冒他人专利行为有哪些呢?下面跟着法律网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吧。阅读完以下内容,一定会对您有所帮助。
    一、假冒他人专利行为
    (一)未经许可,在其制造或者销售的产品、产品的包装上标注他人专利号的;
    
    (二)未经许可,在广告或者其他宣传材料中使用他人的专利号,使人将所涉及的技术误认为是他人的专利技术;
    (三)未经许可,在合同中使用他人的专利号,使人将合同涉及的技术误认为是他人专利技术的;
    (四)伪造或者变造他人的专利证书、专利文件或者专利申请文件的。
    二、冒充专利行为的行为有哪些
    (一)制造或者销售标有专利标记的非专利产品;
    (二)专利权被宣告无效后,继续在制造或者销售的产品上标注专利标记;
    (三)在广告或者其他宣传材料中将非专利技术称为专利技术;
    (四)在合同中将非专利技术称为专利技术;
    (五)伪造或者变造专利证书、专利文件或者专利申请文件。
    三、仿冒商标与假冒商标的区别
    (一)侵犯的客体不同。仿冒行为侵犯的是市场竞争秩序;假冒侵犯的是商标管理秩序;冒牌商品行为侵犯的是市场交易秩序。
    (二)违法对象不同。违法对象是违法客体的物质承担者,违法客体是违法对象所体现的社会关系。仿冒行为的违法对象是知名商品的“名称”、“包装”、“装潢”;假冒行为的违法对象是他人的“注册商标”;冒牌商品行为的违法对象是他人的产品的“产地”、“厂名”代号。
    (三)客观表现不同。仿冒行为客观上表现为违反反不正当竞争法,擅自将知名商品的名称、包装、装潢作相同或近似使用;假冒行为客观上表现为违法商标管理法规,假冒或者伪造、销售他人注册商标;冒牌商品行为客观上表现为违反产品质量法,制售假冒他人产品的产地、厂名或代号。
    (四)危害结果不同。仿冒行为造成和他人知名商品相混淆,使购买者误认为是该知名商品具有为损害竞争对手之目的;假冒行为是构成对商品标志、记号(文字、图形)的误认,对同类商品无法区别,具有侵犯他人注册商标专用权之目的;冒牌商品行为是造成对商品生产者、生产基地来源发生误认,具有具有侵犯他人名称权和商品产誉之目的。
    上述文章法律网小编为您介绍了“假冒他人专利行为有哪些”的相关内容,假冒他人专利,情节严重,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单处罚金,希望上述内容对您有所帮助。若您有需要,建议咨询法律网专业律师。
    
随便看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eaol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5 11:18: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