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对于监护人而言职责主要涵盖哪些方面的内容
释义
    一、对于监护人而言职责主要涵盖哪些方面的内容
    1.保护被监护人的身体健康,照顾被监护人的生活;
    2.管理和保护被监护的财产,代理被监护人的民事活动,在被监护人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或与人发生争执时,代理其进行诉讼;
    3.对被监护进行管理和教育,对被监护人损害他人合法权益的行为,依法承担民事责任;
    4.代理被监护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保护被监护人的人身权利、财产权利以及其他合法权益等;
    5.监护人依法履行监护职责产生的权利,受法律保护;
    6.监护人不履行监护职责或者侵害被监护人合法权益的,应当承担法律责任;
    7.因发生突发事件等紧急情况,监护人暂时无法履行监护职责,被监护人的生活处于无人照料状态的,被监护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民政部门,应当为被监护人安排必要的临时生活照料措施;
    8.代理被监护人参加民事活动和民事诉讼活动。监护人是被监护人的法定代理人,代理被监护人行使民事权利,履行民事义务。当被监护人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监护人有权代理被监护人提起民事诉讼。当被监护人造成他人损害时,监护人承担民事责任。监护人的监护权受法律保护。监护人不履行监护职责或者侵犯被监护人的合法权益,应当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二、监护人证明如何办理所需材料有哪些
    监护人证明材料一般是户口本。因为一般父母都是子女的监护人,那么户口本就可以证明监护资格。如果是其他个人担任监护人,一般都是由指定监护人的村委会开具证明。或者也可以直接让当地派出所出具证明、加盖章。
    
    三、监护人法定代理人区别
    法律网提醒您,监护人法定代理人区别如下:
    1.设定两者的目的不同。
    法律设定监护人的目的是保护被监护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合法权益,解决无民事行为能力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在民事行为能力方面的障碍,从而使公民的民事权利能力得到实现。而法律设定法定代理人的目的则在于代理被监护人进行民事行为和诉讼行为,使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通过法定代理人的代理,能积极参加民事活动和诉讼活动,满足自己的利益。
    2.责任不同。
    法定代理人是法律赋予监护人一种法定的身份,以便监护人更好地履行监护人的职责。因此,当未成年人或精神病人给他人造成损害时,法律规定监护人承担责任的根据在于监护人的过错责任,即监护人没有尽到管束被监护人的责任,而不是由于法定代理人的身份形成的责任。
    3.身份不同。
    在实际生活中,监护人有时是一身兼二职,即被告人与代理人的身份。如刑事附带民事案件,需要由监护人承担赔偿责任的附带民事诉讼中,监护人既是附带民事诉讼的被告人,又是刑事被告人的法定代理人,兼当事人和代理人于一身。
随便看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eaol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4 19:2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