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新同居关系概述 |
释义 | 摘要:同居,是指两个人出于某种目的而暂时居住在一起,现一般用于异性之间。同居跟结婚不一样,结婚是获得了法律的承认的夫妻关系,是不可以随便解除关系而必须要通过一定的法律程序;而同居是不被法律承认的一种行为,可以随时出于当时人的意愿而终止关系。同居各方都û有任何法律保障。 非法同居分类 法律定义 在我国现行法上,非法同居分为无配偶者与他人同居和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两种。如此区分的法律依据是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二)》(以下简称《婚姻法解释(二)》)第1条第1款的规定,即“当事人起诉请求解除同居关系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但当事人请求解除的同居关系,属于婚姻法第三条、第三十二条、第四十六条规定的"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的,人民法院应当受理并依法予以解除。” 同居区分 根据“他人”是否有配偶为标准,可以将上述两种非法同居再作区分:前者可以区分为:无配偶者与无配偶者同居和无配偶者与有配偶者同居两种;后者则可以区分为:有配偶者与无配偶者同居和有配偶者与有配偶者同居两种。前者中的无配偶者与有配偶者同居可以归为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之中。因此,上述两种分类可以具体类型化为两种:无配偶者与无配偶者同居、无配偶者与有配偶者同居;有配偶者与无配偶者、有配偶者与有配偶者同居两种。 因此,在我国现行法上,非法同居分为无配偶者之间的非法同居和有配偶者与无配偶者、有配偶者的非法同居两类。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一)》(以下简称《婚姻法解释(一)》)第2条规定:“婚姻法第三条、第三十二条、第四十六条规定的“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的情形,是指有配偶者与婚外异性,不以夫妻名义,持续、稳定地共同居住。” 非法同居态度 根据《婚姻法》第3条规定,禁止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第32条第3款第1项规定,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是有配偶者相对方离婚的法定原因。第46条规定,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导致离婚时无过错方可以请求损害赔偿。 《婚姻法》对于无配偶者之间的非法同居û有规定。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一)》(以下简称《婚姻法解释(一)》)第5条规定:“δ按婚姻法第八条规定办理结婚登记而以夫妻名义共同生活的男女,起诉到人民法院要求离婚的,应当区别对待: (一)1994年2月1日民政部《婚姻登记管理条例》公布实施以前,男女双方已经符合结婚实质要件的,按事实婚姻处理。 (二)1994年2月1日民政部《婚姻登记管理条例》公布实施以后,男女双方符合结婚实质要件的,人民法院应当告知其在案件受理前补办结婚登记;δ补办结婚登记的,按解除同居关系处理。”该条规定的同居就是指的无配偶者之间的非法同居。 同居相关知识,推荐阅读: 非婚同居财产遭遇举证难题 非婚同居财产遭遇举证难题 引用法条: [1]《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第三条 [2]《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第三十二条 [3]《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第四十六条 [4]《婚姻登记管理条例》 [5]《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二)》第一条 [6]《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二)》第三条 [7]《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一)》第二条 [8]《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一)》第三条 [9]《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一)》第五条 [10]《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一)》第八条 [11]《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二)》第三十二条 [12]《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二)》第四十六条 [13]《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一)》第三十二条 [14]《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一)》第四十六条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