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不当获利量刑标准
释义 一、不当获利量刑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二十二条规定,因他人没有法律根据,取得不当利益,受损失的人有权请求其返还不当利益。
    不当得利应当返还受损失的人,返还方式为:
    1、返还原物:即当原物尚存时,应返还原物
    2、价额偿还:关于价额的计算方法。
    
     二、不当得利的后果是怎样
    返还不当得利的方法有二:
    (1)原物返还,即当原物尚存时,应返还原物。
    (2)作价返还,即如果原物已不存在,则可作价偿还。
    利益获得方返还不当得利的范围受善意还是恶意的影响。分为以下三种情况:
    (1)受益人为善意,即在取得利益时不知道没有合法根据其返还利益的范围以利益存在的部分为限,如果利益已经不存在,则不负返还义务。
    (2)受益人是恶意,即在取得利益时明知道没有合法根据,其返还利益的范围应是受益人取得利益时的数额,即使该利益在返还时已经减少甚至不复存在也不能免除其返还义务。
    (3)受益方在取得利益时为善意、嗣后为恶意的,其返还范围应以恶意开始时存在的利益为准。
     三、不当得利是什么
    不当得利指没有合法根据,或事后丧失了合法根据而被确认为是因致他人遭受损失而获得的利益,应负返还的义务。如售货时多收货款,拾得遗失物据为己有等。取得利益的人称受益人,遭受损害的人称受害人。不当得利的取得,不是由于受益人针对受害人而为的违法行为;而是由于受害人或第三人的疏忽、误解或过错所造成的。受益人与受害人之间因此形成债的关系,受益人为债务人,受害人为债权人。
    基本类型不当得利依据不同标准可以作不同划分,最基本的划分是依据不当得利是否基于给付行为而发生,将其分为给付不当得利与非给付不当得利。
    综上可知,在发生了一起纠纷之后,是需要来区分该纠纷之中,是会存在着不同的法律责任的情况发生的。以上便是法律网小编为您带来关于不当获利量刑标准的相关知识,若大家有什么不了解的亦或是有其他疑问的可以咨询法律网的律师。
    
    
    引用法条:
    [1]《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二十二条
    
随便看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eaol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5 22:2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