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诈骗案的民事赔偿咋计算 |
释义 |
一、诈骗案的民事赔偿咋计算 诈骗案中被害人的赔偿金一般是依据诈骗行为对被害人造成的实际损失进行计算。公安机关、检察院在侦察、预审、提起公诉前会进行追赃,法院立案后法院审理前会再一次让被告退赔。根据《关于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范围问题的规定》第5条 经过追缴或者退赔仍不能弥补损失,被害人向人民法院民事审判庭另行提起民事诉讼的,人民法院可以受理。 二、合同的民事欺诈 合同民事欺诈是指一方当事人故意告知对方虚假情况,或者故意隐瞒真实情况,诱使或误导对方基于此作出错误的意思表示,以签订合同达到欺诈的目的。合同民事欺诈的构成要件主要有以下几点: 1、行为人在主观上有欺诈的故意,并以诱使对方当事人作出错误的意思表示为目的。 2、在客观上,行为人实施了欺诈行为。行为人具有告之对方虚假情况,或隐瞒真实情况的客观表现。行为人既可表现为作为的方式,也可表现为本应作为而不作为的方式。 3、相对人因受欺诈而陷入错误。对合同内容及其它重要情况产生认识缺陷。而这种错误认识是因行为人的欺诈行为所致,即相对人的错误与行为人的欺诈行为之间有因果关系。 4、相对人因错误认识而为意思表示,与行为人签订合同或履行合同。错误的意思表示是以错误的认识为直接动因。 三、合同欺诈与合同诈骗的区别 区分合同欺诈与合同诈骗应当考量以下标准: 1、行为人在签订合同的时候有无履约能力; 2、行为人在签订和履行合同的过程中有无诈骗行为; 3、行为人在签订合同后有无履行合同的实际行为。实际存在的履行行为,必须是真实的履行合同义务的行为,而不是虚假的行为。 4、行为人对取得财物的处置情况。如果行为人将取得的财物全部或大部分用以挥霍,或者从事非法活动、偿还他人债务、携款逃匿、隐匿财物且拒不返还等,应认定为行为人有 “非法占有”之故意,其行为构成合同诈骗。 5、行为人未履行合同的原因。如果是主观原因的,则可以认定有诈骗行为,而客观原因则认定为合同纠纷。 以上是法律网小编对“诈骗案的民事赔偿咋计算?”这个问题的简单解答。诈骗案中被害人的赔偿金一般按照诈骗行为对被害人造成的实际损失进行计算。希望以上内容能对您有所帮助,若您还有什么法律疑问,建议咨询法律网的专业律师。 引用法条: [1]《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八十四条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