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离职后还可以申请劳动仲裁吗 |
释义 | 一、离职后还可以申请劳动仲裁吗 离职后,劳动者在一定条件下仍然可以申请劳动仲裁。 1.根据法律规定,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这意味着,在离职后的一年内,劳动者有权向劳动局提出劳动仲裁申请。 2.特别是当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劳动报酬发生争议时,应当自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提出仲裁申请。 3.也存在一些特殊情况,如工伤等不可抗力和正当理由导致不能在离职后的仲裁效期一年内提出申请的,此时仲裁效期会中止,待中止原因消除后,仲裁时效继续计算。 二、申请仲裁的时效限制 仲裁时效是劳动者向仲裁机构请求保护其权利的法定期限。 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的规定,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1年。 2.在这一年内,劳动者必须行使权利,否则将丧失提请仲裁以保护其权益的权利。 3.有几种情况可以中断或中止仲裁时效的计算。 (1)劳动者向用人单位主张权利、向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济或用人单位同意履行义务,这些情况下仲裁时效会中断,并从中断时起重新计算。 (2)当发生不可抗力导致劳动者不能在规定的时效内申请劳动仲裁时,仲裁时效会中止,待中止原因消除后继续计算。 ![]() 三、劳动仲裁处理时长 1.劳动仲裁从受理到作出裁决的处理时间一般不超过45个工作日。 2.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在收到仲裁申请之日起五日内决定是否受理,并在受理后的四十五日内作出仲裁裁决。 3.如果案情复杂需要延期,经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主任批准,可以延期并书面通知当事人,但延长期限不得超过十五日。 4.劳动仲裁不收费,其经费由财政予以保障。这意味着劳动者在申请劳动仲裁时,不需要承担任何费用,且仲裁过程通常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 总之,离职后劳动者在一定条件下仍可以申请劳动仲裁,但需注意仲裁时效的限制。 同时,劳动仲裁的处理时间相对较短,通常在45个工作日内完成。劳动者在维护自身权益时,应积极利用法律途径,及时申请劳动仲裁或提起诉讼。 离职后遇到劳动纠纷怎么办?别担心,法律网为你提供全面的劳动仲裁指导。赶快点击阅读,了解更多劳动仲裁的相关知识吧!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