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工资社保有诉讼时效吗 |
释义 | 一、工资社保有诉讼时效吗 工资社保的争议是存在诉讼时效的。 根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条的规定,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这一年的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这意味着,如果劳动者和公司之间存在工资或社保的纠纷,劳动者需要在知道或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后的一年内提起仲裁,否则可能会超过法定的诉讼时效。 二、适用诉讼时效情形 1.诉讼时效主要适用于财产权中的债权性请求权,包括工资、社保等劳动报酬的请求权。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并非所有的权利都适用诉讼时效。 例如,人身权的请求权、财产性支配权(包括物权和知识产权)、抗辩权、形成权等,都不适用诉讼时效。 2.存款本息的请求权、由国债和金融债产生的支付体系请求权、基于投资产生的缴付出资的请求权等,也不适用诉讼时效。 ![]() 三、诉讼时效计算与中断 诉讼时效的计算是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开始的。 1.在这个期间,如果当事人一方向对方当事人主张权利,或者向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济,或者对方当事人同意履行义务,那么诉讼时效就会中断。从中断时起,仲裁时效期间重新计算。 2.如果因不可抗力或者有其他正当理由,当事人不能在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申请仲裁的,仲裁时效会中止。从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仲裁时效期间继续计算。 综上所述,对于工资社保的纠纷,劳动者需要在知道或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后的一年内提起仲裁。同时,也需要注意诉讼时效的适用范围和计算方式,以便在维护自身权益的同时,遵守法律规定。 遇到工资社保问题,知道诉讼时效了吗?别担心,法律网为你提供全面法律支持,助你维护自身权益。 引用法条: [1]《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条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