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行政案诉讼时效期限
释义
    一、行政案诉讼时效期限
    1.行政案件的诉讼时效期限通常是六个月。当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直接知道或应当知道行政行为作出之日起,他们应在六个月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2.这并不意味着所有案件都受此期限限制,因为法律可能有其他规定。
    因不动产提起的诉讼,如果自行政行为作出之日起超过二十年,或其他案件自行政行为作出之日起超过五年才提起诉讼,人民法院将不予受理。
    3.当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向行政机关申请复议时,复议机关应在收到申请书之日起两个月内作出决定。
    (1)如果申请人不服复议决定,可以在收到复议决定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2)如果复议机关逾期不作决定,申请人可以在复议期满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二、注意事项及特殊情形
    在行政诉讼的起诉期限方面,有几个重要的注意事项和特殊情形需要考虑。
    1.如果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申请行政机关履行法定职责,而行政机关在接到申请之日起60日内不履行,那么他们可以在此之后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受理。
    2.如果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在紧急情况下请求行政机关履行保护其人身权、财产权的法定职责,而行政机关不履行,那么起诉期间不受前述规定的限制。
    3.如果行政机关在作出具体行政行为时未告知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诉权或起诉期限,那么起诉期限应从他们知道或应当知道诉权或起诉期限之日起计算。
    
    三、起诉期限计算方式
    起诉期限的计算方式在行政诉讼中是非常重要的。
    1.一般来说,起诉期限从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知道或应当知道具体行政行为内容之日起计算。
    2.对于涉及不动产的具体行政行为,从作出之日起超过二十年、其他具体行政行为从作出之日起超过五年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将不予受理。
    3.如果由于不属于起诉人自身的原因超过起诉期限,被耽误的时间不计算在起诉期间内。
    对行政诉讼时效有更多疑问吗?法律网为你提供全面的法律解答,助你更好地维护自身权益。快来咨询吧!
    
随便看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eaol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4 2:3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