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哪些是欺诈消费者行为
释义
    一、欺诈消费者行为有哪些
    欺诈消费者行为,是指经营者在提供商品或者服务中,采取虚假或者其他不正当手段欺骗、误导消费者,使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行为。《欺诈消费者行为处罚办法》第3条规定:经营者在向消费者提供商品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属于欺诈消费者行为:销售掺杂、掺假,以欺诈消费者行为,是指经营者在提供商品或者服务中,采取虚假或者其他不正当手段欺骗、误导消费者,使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行为。
    ⑴销售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的商品;
    ⑵采取虚假或者其他不正当手段使销售的商品份量不足的;
    ⑶销售“处理品”、“残次品”、“等外品”等商品而谎称是正品的;
    ⑷以虚假的“清仓价”、“甩卖价”、“最低价”、“优惠价”或者其他欺骗性价格表示销售商品的;
    ⑸以虚假的商品说明、商品标准、实物样品等方式销售商品的;
    ⑹不以自己的真实名称和标记销售商品的;
    ⑺采取雇佣他人等方式进行欺骗性的销售诱导的;
    ⑻作虚假的现场演示和说明的;
    ⑼利用广播、电视、电影、报刊等大众传播媒介对商品作虚假宣传的;
    ⑽骗取消费者预付款的;
    ⑾利用邮购销售骗取价款而不提供或者不按照约定条件提供商品的;
    ⑿以虚假的“有奖销售”、“还本销售”等方式销售商品的;
    ⒀以其他虚假或者不正当手段欺诈消费者的行为。
    二、消费者怎么维权
    1、协商和解。
    消费者与经营者在发生争议后,在自愿、互谅基础上,通过直接对话,摆事实、讲道理,分清责任,达成和解协议,使纠纷得以解决。这种快速、简便的争议解决方式,无论是对消费者还是对经营者来说都是理想的途径。
    2、投诉调解。
    消费者与经营者之间发生消费者权益争议后,请求消保委调解,即由第三方对争议双方当事人进行说服劝导、沟通调和,以促成双方达成解决纠纷。
    消费者投诉时应注意四点,一是消费者合法权益受损处理,一般按管辖范围受理;二是当消保委未能解决时,消费者可请消保委作损害鉴定,提供证据;三是消费者要尽快选择申诉或起诉来保护自己的权益;四是消费者向有关行政部门申诉、向人民法院起诉都是法律赋予消费者的权利。
    3、行政申诉。
    消费者和经营者发生权益争议后,可请求有关行政部门解决争议,它具有高效、快捷、力度强等特点。消费者决定申诉时,一般用书面形式,并载明要求、理由及相关的事实根据。如与经营者达成和解,可撤回申诉,请求有关行政部门作出调解书 .
    4、提请仲裁。
    双方当事人达成协议,自愿将争议提交仲裁机构调解并作出判断或裁决。仲裁具有当事人程序简便、一裁终局、专家仲裁、费用较低、保守机密、相互感情影响小等特征。仲裁费用原则上由败诉的当事人承担,当事人部分胜诉,由仲裁庭根据各方责任大小确定各自应承担的仲裁费用。
    5、提起诉讼。
    消费者因其合法权益受到侵害,可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法院依照法定程序进行审判。消费者因其合法权益受到侵害而提起的诉讼属于民事诉讼范畴。
    
随便看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eaol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5 7:1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