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如何仲裁劳动关系 |
释义 | 一、如何仲裁劳动关系 在劳动关系产生争议时,仲裁是一种有效的解决方式。 1.当事人应在知道或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一年内,向劳动合同履行地或公司所在地的劳动仲裁委员会提出仲裁申请。 2.提交仲裁申请时,应提供书面仲裁申请书,并根据被申请人数准备相应的副本。 二、仲裁程序与时效 1.《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条规定了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从当事人知道或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2.这一时效期间可能会因某些情况而中断或中止。 3.当事人一方向对方主张权利,或向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济,或对方同意履行义务,这些情况都会使时效中断,从中断时起,仲裁时效期间重新开始计算。 4.因不可抗力或有其他正当理由,当事人不能在规定的时效期间申请仲裁的,仲裁时效会中止,待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后,仲裁时效期间继续计算。 ![]() 三、确定仲裁委管辖 劳动仲裁的管辖权由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负责。 1.根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一条,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负责管辖本区域内发生的劳动争议。 2.劳动争议的管辖地通常是劳动合同履行地或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 3.当双方当事人分别向劳动合同履行地和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时,由劳动合同履行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管辖。 因此,在申请劳动仲裁时,应明确向有管辖权的劳动仲裁委员会提出申请。 以上是对如何仲裁劳动关系、仲裁程序与时效以及确定仲裁委管辖的详细解答。希望这些内容能帮助您更好地了解劳动仲裁的相关知识,从而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你对劳动仲裁还有哪些疑问?在法律网,我们随时为你提供法律支持和建议,让你在维权路上不再孤单。 引用法条: [1]《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条 [2]《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一条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