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职工职业病赔偿标准
释义   一、职工职业病赔偿标准
    一级工伤赔偿标准
    保留劳动关系,退出工作岗位。注:如果未退出工作岗位,应继续享受原工资待遇。
    从工伤保险基金中支付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标准为24个月的本人工资。
    从工伤保险基金中按月支付伤残津贴,标准为工资的90%,伤残津贴实际金额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由工伤保险基金补足差额。
    工伤职工达到退休年龄并办理退休手续后,停发伤残津贴,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基本养老保险待遇低于工资标准的,由工伤保险基金补足差额。
      
    二级工伤赔偿标准
    保留劳动关系,退出工作岗位。注:如果未退出工作岗位,应继续享受原工资待遇。
    从工伤保险基金中支付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标准为22个月的本人工资。
    从工伤保险基金中按月支付伤残津贴,标准为工资的85%,伤残津贴实际金额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由工伤保险基金补足差额。
    工伤职工达到退休年龄并办理退休手续后,停发伤残津贴,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基本养老保险待遇低于工资标准的,由工伤保险基金补足差额。
    三级工伤赔偿标准
    保留劳动关系,退出工作岗位。注:如果未退出工作岗位,应继续享受原工资待遇。
    从工伤保险基金中支付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标准为20个月的本人工资。
    从工伤保险基金中按月支付伤残津贴,标准为工资的80%,伤残津贴实际金额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由工伤保险基金补足差额。
    工伤职工达到退休年龄并办理退休手续后,停发伤残津贴,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基本养老保险待遇低于工资标准的,由工伤保险基金补足差额。
    四级工伤赔偿标准
    保留劳动关系,退出工作岗位。注:如果未退出工作岗位,应继续享受原工资待遇。
    从工伤保险基金中支付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标准为18个月的本人工资。
    从工伤保险基金中按月支付伤残津贴,标准为工资的75%,伤残津贴实际金额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由工伤保险基金补足差额。
    工伤职工达到退休年龄并办理退休手续后,停发伤残津贴,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基本养老保险待遇低于工资标准的,由工伤保险基金补足差额。
    五级工伤赔偿标准
    从工伤保险基金中按伤残等级支付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标准为16个月的本人工资。
    保留与用人单位的劳动关系,由用人单位安排适当工作。
    难以安排工作的,由用人单位按月发给伤残津贴,标准为本人工资的70%,并由用人单位按照规定为其缴纳应缴纳的各项社会保险费。伤残津贴实际金额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由用人单位补足差额。
    经工伤职工本人提出,该职工可以与用人单位解除或终止劳动关系,由用人单位支付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伤残就业补助金。具体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
    六级工伤赔偿标准
    从工伤保险基金中按伤残等级支付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标准为14个月的本人工资。
    保留与用人单位的劳动关系,由用人单位安排适当工作。
    难以安排工作的,由用人单位按月发给伤残津贴,标准为本人工资的60%,并由用人单位按照规定为其缴纳应缴纳的各项社会保险费。伤残津贴实际金额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由用人单位补足差额。
    经工伤职工本人提出,该职工可以与用人单位解除或终止劳动关系,由用人单位支付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伤残就业补助金。具体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
    七级工伤赔偿标准
    从工伤保险基金中,按伤残等级支付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标准为12个月的本人工资。
    劳动合同期满终止,或者职工本人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的,由用人单位支付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伤残就业补助金。具体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
    八级工伤赔偿标准
    从工伤保险基金中,按伤残等级支付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标准为10个月的本人工资
    劳动合同期满终止,或者职工本人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的,由用人单位支付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伤残就业补助金。具体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
    九级工伤赔偿标准
    从工伤保险基金中,按伤残等级支付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标准为8个月的本人工资。
    劳动合同期满终止,或者职工本人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的,由用人单位支付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伤残就业补助金。具体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
    十级工伤赔偿标准
    从工伤保险基金中,按伤残等级支付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标准为6个月的本人工资。
    劳动合同期满终止,或者职工本人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的,由用人单位支付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伤残就业补助金。具体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
       二、职业病认定需要提供什么材料
    (一)劳动者职业史和职业病危害接触史(包括在岗时间、工种、岗位、接触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名称等);
    (二)劳动者职业健康检查结果;
    (三)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
    (四)职业性放射性疾病诊断还需要个人剂量监测档案等资料;
    (五)与诊断有关的其他资料。
    第二十二条 劳动者依法要求进行职业病诊断的,职业病诊断机构应当接诊,并告知劳动者职业病诊断的程序和所需材料。劳动者应当填写《职业病诊断就诊登记表》,并提交其掌握的本办法第二十一条规定的职业病诊断资料。
       三、疑似职业病劳动者怎么维权
    疑似职业病是指劳动者存在患有职业病的可能,但是还没有明确的诊断结果,需要进一步检查。通俗来说,疑似职业病就是对疑似患有职业病劳动者是否患有职业病的一种观察。
    对于劳动者来说,疑似职业病虽然还未能明确诊断,但其与职业病的危害有着事实上的联系,因此疑似职业病也可以向劳动者进行索赔。
    疑似职业病劳动者维权方法及注意事项:
    (一)发现疑似职业病时应及时告知用人单位进行检查,诊断、检查费用由用人单位承担;
    (二)在劳动者进行诊断、观察期间,劳动者可享有停工留薪,原工资待遇不变;
    (三)在劳动者进行诊断、观察期间,用人单位无权解除劳动关系;
    (四)若劳动者发现疑似职业病,用人单位未履行上述义务,劳动者可向劳动仲裁机构提起劳动仲裁。
    患有职业病的员工不仅可以依法享有工伤保险,依照规定还可以获得赔偿的权利,可以向用人单位提出赔偿。以上就是法律网小编整理出来的关于职工职业病赔偿标准的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要是还有什么法律方面的问题,欢迎咨询法律网专业律师,他们会为您答疑解惑。
    
随便看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eaol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6 5:32:41